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中秋节nbsp各地风俗习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0-2 12:04:04   点击数:

在中国,中秋节又称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团圆节,是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因其恰值三秋之半,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各地风俗习惯有哪些呢?

拜月、赏月、祭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朝向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都要一样。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还有着燃灯助月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习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来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月饼又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主要集中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中秋适合送什么礼物给老人呢?

中秋除了传统的月饼外,还可送一些如:茶,字画,有价值的收藏品,亦或者:

太和·自在城实景图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ly/13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