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那时风景民国时期各地的元宵节

发布时间:2021-12-15 15:45:09   点击数:
北京酒渣鼻医院地址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0/8733714.html

节日不仅是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反映了人们的饮食、服饰及信仰等习俗。民国初年的改行公历一方面对传统节日产生了某些冲击,如广东东莞人过中秋节,在民国以前非常热闹,而在民国以后除免不了的应酬外,其余的差不多都丢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不便,如1912年1月15日,人们按公历过元宵节,但天上却无月亮,因为那天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有时只好一节两过,既过公历也过农历。

我们下面就主要依据资料来看看民国那时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或灯节,是汉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每年阴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因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叫元宵节.又因挂灯的时间往往不只一天,所以叙述元宵节有时也不限于阴历正月十五日。按《国民生活历》的记载,这天的主要习俗是:食灯圆。举行赛灯大会。举行乡饮酒,席间歌鹿鸣三章以侑饮。举行上元宴,有宗祠者集族人在祠宴饮,社团集合同志举行元宵会。乡长前往添丁最多之家祝贺,男女主人招待,并抱小孩出迎。晚间举行灯会,放河灯。农家以芦苇作火把,往来照耀田间。

山西平定

平定在元宵节特有的习俗是塔火,俗称棒槌火.每年元宵节前两三天,平定城内外的街市两旁的商店、客栈及住户门前都要盘塔火。就是在靠近县城的大小村庄或远离县城的乡下,只要煤炭取之方便,也要盘几炉塔火。《平定州志》岁时中记述:上元前后三日祀三官,灯火辉煌,鼓乐喧天,里人扮演杂剧相戏,坊肆里巷士庶之家与街市铺面各家门前垒砌炭火焚之,名曰塔火.塔火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夜随灯展与街市上的文艺活动点燃,俗有耍十六、闹十八,十九起来灰塌塌之说。

塔火是用打成半块的砖和黄土及泥垒抹的圆桶状,高约一米五六,直径为50厘米左右。桶的周围留有100多个小孔,抹泥后用直径为五六厘米的木棒槌做成圆孔,所以俗名棒槌火.一炉火装150斤到200斤炭块,每天装一次,点燃后火苗就从这百十个圆孔中喷出,既御寒又壮观。塔火的顶部随着12生肖的年份变换,或用大石圈锅,或用黄泥做成老虎、兔子等的造型。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火的质量与造型也有所发展,有条件的即用生铁铸成,造型上则增有狮子、宝塔或者罗汉等等。

为什么平定县有点塔火的习俗呢?除了平定有丰厚的无烟煤可供燃烧外,还与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有关,据说女娲曾在平定县城东南50里的东浮山炼五色石补天,整个浮山的浮石和周围山中的熟矾石都是当年女娲炼出的剩余石头。

以上据路成文等:《山西风俗民情》,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年版,第-页。

河南泚源

泚源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称为灯节。届时各家用芋草捆成把,上面插上纸花,再分散于各粪堆旁,称为散花.又以秫秸数根,将一端劈成篾子,每篾尖端再札一短节秫秸,插于户外檐旁,称为挞鬼棒.晚间用米面制成灯盏,添少许油点燃,放在各处,称为灯山.孩子们等到无人时,便将灯盏偷走大吃一顿,称为偷灯盏.认为此灯是神用之物,吃下去必能免灾病。点灯毕,男女老少无不华服靓妆,联袂出游,称为大观灯,又称消百病.各村都选一适中的地方,设立公共神棚,神棚内预购各种烟花玩艺,如手筒花、泥筒花、两响炮、传掷帘、起火箭、炮打明月、炮打五子等名目。富裕村还有花伞、花马、火旗杆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等全村人集齐后,共取出四下分放,称为放烟花。火光耀地、锣鼓喧天,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浙江杭州

元宵节期间有灯市,一般在正月十二日开始,至正月十八日落灯。十二这日,人们将新做成的灯笼(两眼暂不点睛)抬至城隍山龙神庙,拜供后以墨汁点其睛,称为开光,俗称灯笼上山.十三日为上灯节,家家户户以糯米粉搓成小团,煮熟后供祖先,称为上灯圆儿.十五日以糯米粉搓成大团,其中的馅有切细的胡桃、花生、芝麻、枣子、鸡油、豆沙之类,称为灯圆.民国后期,菜馆中还用油炸,称为炸元宵.以灯圆馈送亲友,名为灯节盒.这天夜间灯火最盛,其中以灯笼最为常见,此外有船灯,以细木为骨,做成大船形状,或嵌玻璃、或糊纸,其中燃烛多少不等;有马儿灯,以细竹扎成马形,但无四足,以纸糊之,分为两截,每截之中均可燃烛一支,前半截系于儿童前身,后半截系于其后身,像骑马的样了;有兔儿灯,制成兔形,中间燃烛,下面安一木轮,可曳而行之;有鱼儿灯,做成各种鱼的形状,用细竹竿擎之而行;又有走马灯,中间竖根麦杆,上为纸制的风车形,四边悬着纸剪的人马等,一遇风则风车动而人马旋转不已,此灯与船灯只能悬挂不能行动,其他灯皆随龙灯喧闹于街巷。

大户人家请舞灯者在家里盘舞一番,称为拦龙灯.十八日为落灯日,晚间祭神,祭毕,将神像前所供的杯筷全部收去。

以上据浙江民俗学会:《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2-53页

四川合江

自灯节一开,城乡鱼龙、车马之戏纷起,有龙灯、虾灯、花灯、狮于灯等项目,至上元之夜达到极盛,称为闹元宵.凡龙灯所过处,主人争放纸炮,或熏黄烟,或烧花筒,一时间光焰迷离,众声喧嚣,使人忘记身在何处。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花灯,昔称车车灯.此时又有人涂脂抹粉,或男扮女装,或扮成小丑,左执汗巾,右持葵扇,边舞边唱《采茶歌》,其他人击鼓合之,一直热闹到深夜。还在集市人多的地方,燃放烟花,幻出各色人物、花草,一景将尽,又现一景,美不胜收。这天送年,俗称过大年.午后,城乡妇女均结伴逛庙,有游百病之意。入夜,煮汤圆而食,称为吃元宵.男人则窃人菁菜煮食,称为偷青.或私取人家檐灯以送亲友,据说可生子,称为送红灯.文人们则在庙中猜谜,以中奖为乐,称为打灯谜.这一天的另一习俗是,将上年吃年饭时留下的一碗饭从神橱中取出打开,察看其霉变的颜色,以红、黄、绿等色辨丰歉之年。

自元宵节后有业者各就职业,而无业者颓然丧气,称为晕药草。

以上据《合江县志》,年铅印本。

贵州贵阳

在贵阳,元宵节又被称为过大年.过大年须像除夕一样地焚香敬神,当夜还得燃天烛以送诸神归天。诸神中只留下灶王,他要在本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之夜才升天。这天,人们要吃一种特制的汤圆,名为元宵粑.还要进行各种庆典活动,其中龙灯盛会最有特色。

这一天,大街上热闹非常,在沿街两旁的屋檐下高挂着明亮的灯笼,灯笼下挤满了大人和孩子,他们开心地谈笑,等待着龙灯的到来。龙灯是由庙中道士们主办的,所需的费用则由各家随意捐送。当龙灯到来时,人们不约而同地高叫着龙灯来了!只见率先来到的是一对很大的灯笼,上面写着:××庙迎龙盛会字样。接着来的是大锣大鼓与5尺长的大喇叭。

喇叭高声吹奏,声震大街。跟在后面的是身披法衣,手捧香篆的道士群。各大商号自扎的彩亭也加入盛会的行列中,纸扎的、绸扎的、通草扎的应有尽有,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接着便是一张张帐篷,篷沿上缨络四垂,篷下一簇人吹奏着乐器,一时鼓乐齐鸣。再后面是五子鱼,这是五个绸糊的大鱼,鱼肚内烛光闪烁,下有一长柄,5个健壮男子手持长柄,舞动鱼身,遇较宽阔地带,便上下左右摆动,好似鱼在水中漫游。鱼身系有小铃,舞动中铃铃作响,赢来阵阵掌声。五子鱼后面来的是孙猴王,猴子是由一个武艺高超的人装扮的,他在两人扛的竹竿上不停动作,一会儿竖蜻蜓,一会儿翻跟斗。他前面有一个人举着长竿,竿上悬一个红绸封着的印,逗引猴子前去攫取。据说这象征着封侯(猴)挂印.最后是龙来了,这条龙制作得非常精细,巨大的龙头张牙吐舌,两个比碗大的眼睛闪闪放光,两根长须不住抖动。全身分为若干节,都用绫子糊成,每节中都燃着明亮的油子捻,由一个男子执下面的长柄依次鱼贯而行。龙头前面,有人用长竿挑一个被称为宝的彩球,龙头随宝的摆动而摆动,称为龙抢宝.每至广场,舞龙者都将全龙高举,在众人头顶舞动。执龙尾的照例是丑角,他们扮成古怪的女人或者其他引人发笑的形象,并且做出种种滑稽动作,使欢乐的人们的情绪达到新的高潮。

以上据娄子匡:《新年风俗志》,商务印书馆年版,第-页。

广东广州

广州的元宵节是以灯为主要特色的。元宵节之前有各种各样的开灯活动。如头年生儿子的家庭要开灯,称为开新丁灯;建造或购买房子也要开灯,称为开新居灯;娶新妇也要开灯,称为乘龙灯.还有一种叫发财灯,就是去年发了财或希望来年发财都要从初二到初五这几天中选定一天开灯。又有一种灯是公众集钱开的,大约在元宵节前三四天盖一个棚子,堂中挂一盏大花灯,大花灯由几百盏灯组成,其式样有一定的规定,广州市的几个大灯棚都各自规定了形式,有的用树头灯,有的用莲花灯、大珠灯和大银锭灯等。灯棚里还搭着歌台,雇请八音班演唱三天三夜,人们都来观看,称为捐灯棚.家庭用灯形式更多,如走马灯、水果灯和合二仙灯等。有一种叫亚婆灯的,它和床头婆开灯的日期都在正月十二日这天。买亚婆灯的沿街叫卖,灯用红、黄、蓝几色彩纸糊成6个圆筒,然后再粘合而成。人们买了后把香枝挂在床头婆的香炉上,便算是替床头婆开灯。

正月十五要请灯,因为灯和丁谐音,向庙里请灯可以添丁。因此庙里挂了许多灯,各自编有吉祥名目,又分为几种价钱。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向司祝说明需要哪一盏,并用红笺写上某宅敬请字样,此称为请灯.完灯的日子多在正月十六晚上,称为座灯.从开灯到正月十六天天晚上都要把灯点得亮亮的,到了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就用冥镪等焚拜神明,以后不再点灯了,称为完灯.

元宵节后3天,司祝便邀请许多人拿着花灯,敲锣打鼓挨户分送,称为送灯.到次年开灯时,受灯之家要买一盏同样的花灯,连其定价、香油和鼓乐金等一起送到庙里,称为还灯

以上据娄子匡:《新年风俗志》,商务印书馆年版,第85-87页。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全史》百卷本—第卷《民国习俗史》,特此说明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丨艺窝疯丨核心成员

忠于好奇

↙↙点击「阅读原文」选个礼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qy/133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