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风俗习惯 >> 蒙真儿童之家特别的元宵节
日圆,月圆,圆圆如意,今天是元宵节,在这个特殊的寒假里,我们非常想念蒙真的孩子们,虽然不能在教室里学习,但是我们可以在线上互动。
今天呢,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跟大家分享,小朋友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可以做些什么。
唱——元宵节的儿歌律动
看——元宵节的传说
读——节日诗词和绘本
做——元宵节的手工或搓元宵
猜——灯谜
唱
元宵节儿歌歌词如下:
元宵节,月儿圆
圆圆元宵圆又甜
观花灯、踩高跷
欢天喜地闹元宵
看
习俗一: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习俗二: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习俗三:赏花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习俗四: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读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年的疫情给一家人安心相聚团圆的时间拉长,珍惜身边的亲人,记得对他们说一声感谢。
元宵节绘本故事视频做
在家可以用家里的废旧材料用和孩子一起做个元宵节的手工哦。
猜
猜灯谜可是孩子们很喜欢的环节啦,
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趣味猜灯谜吧!
最后的话在这个不平凡的“元宵节”,还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人们无法与家人团圆,在这里想向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而对于我们来说,疫情之下,“宅”在家里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了!为了让孩子在家也能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元宵节,快和孩子一起玩玩这些元宵节手工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