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节假日元宵节愿君朝夕福运来,元宵快乐

发布时间:2020-11-29 8:33:51   点击数: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没错,今天便是

正月十五

LanternFestival

纳彩

订盟

开光

祈福

求嗣

元宵节

元宵喜乐

传统民俗

伐木

作灶

取渔

入宅

安葬

快快乐乐过元宵

让我们一起伴着

这首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

来了解这个热闹的节日吧

《元宵月正圆》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吃元宵赏花灯猜谜语

元宵佳节乐呵呵

那你知道关于元宵节的传说么?

就让团团来告诉你吧

×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犹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是不是觉得老先生很聪明

对元宵节更感兴趣了呢?

不急不急

接下来,和团团一起

了解一下元宵节的美食与习俗吧!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赏花灯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吃元宵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熟或油炸,象征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踩高跷

踩高跷,民间传统节目——舞狮子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

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

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好啦,看到这里,

是不是对元宵节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呢?

因为共同防疫

不能外出聚会看亲朋好友

不能外出散步赏月

今年的元宵节注定特别

但这个元宵会因为这些就变得无聊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共同防疫

我们比以往更加有时间和家人相处

能在家和父母谈谈心

而在今天

我们可以与父母用纸叠花灯

可以自己做元宵

也可以在家猜灯谜

这样的元宵节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那团团就先在这里

给大家出了几个有趣的灯谜

欢迎大家和家人踊跃参与、积极评论,

告诉团团答案哦~

四个晚上

(打一字)

一只雀,跳上桌,捏尾巴,跳下河。

(打一日常用品)

左手五个,右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

(打一日常用品)

THEEND

图文

百度

编辑排版

段怡心

一审

邓静黄文娟何文欣

二审

邓雄峰

校团委新媒体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bjj/116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