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详解龙岩各地的元宵民俗

发布时间:2021-11-29 13:36:25   点击数:

马上又要到元宵节了,

一大波精彩的节庆活动即将来袭~

接下来要给大家奉上的,

就是龙岩各地的元宵活动!

抚市走古事

时间:正月十三至十七

地点:永定区抚市镇

永定区抚市“走古事”起源于中原,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以来,承传不衰。所谓“走古事”,即化装游行,以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装扮“古事棚”,再由青壮年抬着游乐,阵容强大、表演精彩,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从正月十三到十七,一连五天,十几二十棚古事,抬着游行乡间,尽情展演,何等壮观,吸引远近居民呼亲喝友,成群结队,蜂拥而来,如痴如醉。抚市古事之所以魅力四射,光彩照人,除了古事本身的精彩之外,还在于精美的服装道具和繁复的锣鼓管弦相配合。鼓、锣、大钹、小钹、铃铛等“五色锣鼓”,凡阵容强大的古事棚,都配备一组,随行伴奏,营造了热烈、喜庆的气氛,也给“走古事”带来了无限韵味。这是抚市“走古事”的一大特色。

西陂群龙闹元宵

时间:正月十五-正月十七(十五闹宗祠,十六闹新房,十七闹天后宫)

地点:龙岩经开区(高新区)高陂镇西陂村

天后宫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塔式天后宫,是土楼珍品,坐落在龙岩经开区(高新区)高陂镇西陂村。离龙岩大约30公里,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年),清康熙元年(年)落成。砖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占地一万平方米,为闹元宵的主场地。正月十七晚七点左右,村民们敲锣打鼓,林姓村民各房近20条龙陆续来到了西陂天后宫大门前,在锣鼓声和鞭炮的伴奏下,开始劲舞。龙灯闹完天后宫之后,便依次回到了各自房族的宗祠,开始了新一轮的狂舞。鞭炮响起,烟花四起,龙灯舞得更为起劲。舞完龙灯,林姓宗亲们在祠堂里开怀畅饮,共庆太平年。

坎市花灯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龙岩经开区(高新区)坎市镇

坎市正月十五的花灯闹元宵也是十分热闹,这一天风格绮丽的花灯长龙群游镇上,为喜气洋洋的元宵佳节平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氛。据了解,游龙游走镇上时,有些老百姓会让长龙到家中走一圈,寓意着兴旺大吉,威龙显灵之意,家家户户也会给舞龙队伍敬上红包,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姑田游大龙

时间:正月十四至十六

地点:连城县姑田镇

姑田游大龙是姑田镇传统民俗文艺活动,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下堡村之邓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其形体之大,绵延之长,工艺之美,参加人数之多,程序步骤之繁,行游时间之久,堪称天下第一。正月十五下午至晚上,姑田乡村,大龙翔游,看客云集。二百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一路上男女老少蜂拥而至,前后左右相随,游龙队伍浩浩荡荡达数里之长,热闹非常;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

林坊游龙

时间:正月十四

地点:连城县林坊镇

龙是吉祥如意、和谐欢乐的象征。游龙活动是林坊林氏家族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遗产,至今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历经几十代先辈对游龙艺术的改进,现在的林坊大龙别具一格,彰显特色。龙头高大威武,雄壮秀丽,色调和谐,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龙头口中衔着红彤彤的龙珠,头上虎鼻、鹿角,腰间鹰爪拔出,身披龙须,更显龙盘虎踞,生龙活虎。

罗坊走古事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连城县罗坊镇

流行于罗坊的“走古事”,是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大型民俗竞技活动,是一项在欢娱中取乐、在竞赛中健身、别有风味的全民性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被誉为“山区的狂欢节”,也被称为连城版的”速度与激情“。这一天,罗坊乡万人空巷,疯狂程度犹如西班牙斗牛。据传在明朝,罗坊乡常闹旱、涝两灾,当地百姓把流传北方的“走古事”移植罗坊,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新泉烧炮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连城县新泉镇

新泉烧炮是新泉镇的新泉、北村、西村三村乡民一项古老而隆重的春节民俗活动,是为敬奉观音、定光古佛、和伏虎菩萨的祭神活动,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筹备“烧炮”元宵活动,他们购置一万至十万响的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炮仗密集圈围成三角旗状的鞭炮团,悬挂在屋前空坪上。十五日凌晨一时许,村民抬着“三太祖师”菩萨轿,狮、豹、龙、凤旗,锣鼓、十番队列,自北、西至东南村游行一日。每到家户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燃放鞭炮。只听一声炸响,倾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炮团非放,而是烧,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

双洋火龙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漳平市双洋镇

在明代隆庆元年(年),双洋就开始了火龙闹元宵。开初,村民的爆竹是在各家门前迎龙时燃放,后来村民发现爆竹往龙身上丢,舞龙的为避免价格不菲的龙被烧坏,只好摇头摆尾躲着爆竹,这龙也就舞得更为壮观,很快就形成爆竹炸龙——火龙闹元宵的风俗。最多时有九条火龙汇聚双洋,这风俗一直延续了多年。

新桥板凳龙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漳平市新桥镇

板凳龙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是漳平市新桥镇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这是一种汉族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祈求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竹贯元宵纸花灯会

时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地点: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按照当地习俗,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该村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挂上代表着吉祥喜庆的元宵灯笼,并在保存完好的宋代积灵宫、元代温氏家庙、明代观音庙、清初关帝庙、双合桥、节孝坊、温兆凤故居等遗址一一点上元宵灯笼,再点起熊熊的篝火,热闹非凡。

苏邦打醮闹元宵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

苏邦村的正月十五闹元宵游龙关观灯已经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多年历史),这一天全村人民汇聚于村上,开始进行规模宏大的游龙灯活动,长长的龙灯盘旋在村上缓缓移动,伴随着锣鼓喧天,节日的气氛十分浓郁。不仅如此,苏邦闹元宵还包括了上刀梯、绕境游灯、祭祀等是主要的民俗活动。苏邦村上的居民为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也需提前两三天开始吃素,不能打架斗殴等。正因为苏邦村一直以来对这个节日的重视,也吸引了众多远道而来的朋友前去观看。

南阳花灯

时间:正月十四

地点:上杭县南阳镇南坑村

迎花灯闹元宵是南坑村村民每年都要举行的民俗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迎来当年的好兆头。据悉,南阳镇南坑村花灯已有多年历史,去年的花灯有多盏,约米长,吸引了周边乡镇上万名群众前来观赏。

彭坊刻纸龙

时间:正月十三--正月十五晚上

地点: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

彭坊村刻纸龙灯,起源于公元年,至今有余年的历史。刻纸龙灯整条龙的骨架都是用细长的竹蔑扎成。其中龙头、龙尾的表面多采用扎、剪、贴、裱的工艺制成,而龙身表面则采用了“刻纸”的制作工艺。龙身则是由各家各户制作的纸龙灯合成。村民在色纸上雕凿出各种图案,装裱在灯笼的方孔、长孔、三角孔上,最后将灯笼固定在客家人做土坯房的长条屋角子木板上,即形成一截龙身。每逢元宵,一定得到彭坊村观看火龙飞舞。

市长林兴禄带队走访调研重点龙头企业并致新春祝福

市委副书记、新罗区委书记何明华赴新罗大池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医院遴选人工辅助生殖中心学科带头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bjj/132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