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活动 >> 童言话佳节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三(3)班竹笋中队F组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佳节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再来聆听下F组黄思懿同学的元宵诗句朗诵吧。
《雨夜元宵》
杨璐
雨点稀蔬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
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
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
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
听了这么多美丽的诗句,大家是不是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呢?那就请陈佳睿同学带我们一起好好认识下元宵节吧!
一、了解元宵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英文名:LanternFestival)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二、元宵节的习俗
——赏灯、放烟花、舞狮子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它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舞狮子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三、元宵节的习俗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
一个灯谜一般会分为谜面、迷目和谜底,今天我们主要分享两种典型的字谜,大家开动脑筋,一起来猜猜看吧。首先是会意迷,就是通过谜面本身的意思来猜测谜底。比如下面这个谜面是熙熙攘攘,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多的,按照迷目的要求要猜一个字,聪明的你想到如何用一个字来表示人多吗?大家猜出来了吗?这个字就是奢侈的侈,大家觉得是不是很奇妙呢?这个单人旁就代表人,多,自然也就是人很多的意思啦!
第二类是猜字谜,通过方位,拆解谜面当中的字,再重新组成新字。比如“孔雀东南飞”,“东和南”都是方位,表达的是右边和下边,孔雀自然就是我们要拆解的字,谜面要求我们让右边和下边的字“飞掉”,所以就剩下“子和小”两部分,大家能猜到这个字吗?这个字就是孙子的“孙”字。
下面我来考考大家,谜面就是“复习”,打一字。(答案在最后哦)
四、元宵节吃的习俗
——吃元宵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哦。
现在大家对元宵佳节已经有了基本认识,有的同学可能就会想知道为什么它要叫元宵节,它有什么传说故事呢?其实有关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种,下面韩啸同学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个民间流传故事。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见一宫女投井。东方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东方朔在市集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街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人终于团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
宵
佳
节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面跟着江璐江瑞两位同学的美文来感受下我们衢州本地元宵节的热闹味道吧。
《别样的元宵节》
江瑞
一提到元宵节,妈妈神采奕奕,两眼放光,“我以前的元宵节可叫热闹了!整条上下街都不准通车,只为一场盛大的元宵灯会和舞龙表演。”来自各村镇的人们把整条街围的水泄不通。
花灯有莲花灯,小猴灯,鲤鱼灯,哪吒灯等。灯的骨架是用铁丝、木片、竹条做成外面包裹着彩色的绸布里面再装上电线和灯,这样一个花灯就完成了。你看那猴子灯,猴子抓耳挠腮,和孙悟空非常相像;绚丽的莲花灯和西游记里观音菩萨的一模一样;鲜艳的鲤鱼灯一定象征着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如此精致的花灯,真是让人们流连忘返。
看,远处游来两条龙!第一条是用木板做成的,名字叫板龙;第二条龙是草龙,顾名思义是用稻草扎成的。龙大概有十米长左右,舞动的时候感觉像是两条天龙下凡!可以想象龙的制作者工艺精湛和舞龙的技艺高超!
我好想回到妈妈那个年代,去看看这场精彩的元宵盛会,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穿越元宵节》
江璐
一提到元宵节,妈妈说的绘声绘色:“我以前的元宵节,有花灯,有表演,有烟花……”
花灯有粉嫩嫩的荷花灯、有淘气的小猴灯、有威武的龙灯……各式各样,漂亮极了!这些漂亮的花灯摆在一起,街道就变成了一条镶满了金色鳞片的大鱼。而鳞片就是那些彩灯,灯使这条大鱼在黑暗里显得格外耀眼。因为这些美丽的元宵花灯,人们从各县各镇赶来。上下街好不热闹,看花灯的人们被灯光照的睁不开眼睛,“哇,那只猴子多么可爱那,这朵荷花多么艳丽!元宵节夜晚的大街是这样热闹拥挤!
除了漂亮的花灯,还有表演呢!表演就是由各个地方的人聚集起来,然后大家用自己的才艺来表演的,有的踩高跷,有的挥舞着用稻草编起来的龙,还有的挥舞着用木板编起来的龙。龙活灵活现的威武极了,好像如果不抓住它的话,它便会随时飞走似的。看表演的小孩子心都要提到嗓子眼里了,喊到:“看那条龙!简直跟真的一样!”人们大呼小叫好不热闹。
除了看漂亮的花灯和表演,还有就是到水亭门看烟花了。烟花仿佛就是一位点灯人,一放起,天空就被映得通天红。满天的噼里啪啦声,在天空中久久回荡。烟花仿佛是一枚炸弹,响彻云霄,又仿佛是朵朵彩色的牡丹花,盛开在黑暗中,又犹如一颗颗小宝石,在天空中散布得到处都是,让人想伸手去摘下来。
现在的元宵节除了吃汤圆,真的想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事可做。好想穿越时空去看看当年的元宵节啊!
看了小朋友的文字突然让我也回想起衢城里曾经热闹非凡、人山人海的狂欢景象,现在这些复杂而热烈的传统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多少有些遗憾,也让孩子缺少了这种节日气氛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和认识了元宵节的相关知识,这个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寄托了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我们将继续把它流传下去。
谜
底
最后,大家还记得前面的谜语吗?答案就是羽毛的“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