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古代的高僧大德们,在元宵节这一天都在干什

发布时间:2021-11-2 16:22:59   点击数:
北京医治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元宵节家家户户挂灯、赏灯,很多地方还举办规模盛大的灯会。关于元宵节燃灯习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与佛教有关的说法便是其中之一。

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也正是因为有了汉明帝,佛教才得以传入中国。据说明帝了解到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这一天晚上,不论士族庶民,一律张灯,在皇宫和寺庙里“燃灯表佛”,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从此以后,正月十五张灯便蔚然成风。

也正因如此,正月十五帝王们也喜欢召请僧人入宫做佛事,祈愿与求福,听经闻法。而在各大道场,古代的高僧们也喜欢在元宵节这一天,也都会根据节日特点应机开示。

元宵节,不妨看看古德们在这一天都说了些什么吧!

1

宋·超宗慧方禅师

上元夜小参。云:“铜壶送客归家去,玉漏催人好坐禅。何事金吾不惜夜,心灯徧界为君燃。

大意:小参就是不定时的、规模较小的说法。上元夜举行小参,超宗慧方禅师说:“随着铜壶中水滴漏得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晚,大家都在这元宵佳节赶回到与家人团聚。而对于出家人来说,时光流逝,夜渐深,正是坐禅用功的好光景。为什么执行宵禁的执金吾也在今夜开放了禁令?这是因为,智慧的心灯,也像这满城的灯火一样,火树银花不夜天,为你照亮了三千大千世界啊!

佛教以智慧之灯为心灯。元宵节放灯,禅师即景寓怀,用火树银银花的元宵灯火,来比喻智慧之灯普照人间。佛教的代代相传,文化的代代相传,就是这一盏盏心灯的代代相传。

2

宋·隐山璨和尚

(我)却见众寮中,几个禅和,先在彼中,团圞打坐,商量古今。一个道:“青州布衫为甚么只重七斤?”一个道:“杨岐驴子为甚么只有三只脚?”一个道:“休说这个,且道麻姑山上唐朝松,为什么轮轮囷囷屈屈曲曲?”被土地神喝一喝云:“你这一队漆桶,为什么不去观灯,却来这里胡言汉语!”

青州布衫、杨岐驴子都是著名的禅宗公案,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索,这里就不赘述了。

隐山璨和尚讲的这个故事,是想告诫大家,参禅如果与世隔绝,在古今禅门公案中讨生活,捡祖师的唾沫作生计,就永无开悟的时候。参禅的人,上元时不妨好好看看灯,体悟一下这些灯究竟是什么,到底从何而来。明白这里面的禅机,或许也就明白了禅的要旨。

3

清·晦台元镜禅师

且似今日上元,又值春回,良为世间欢乐未央。假使今夜月明星灿,兼照百千灯,无限佳人才子及诸流人,同时游玩,金吾且喜不禁,玉漏谁为主张。不待游人情兴尽,眼前景物已销亡。得意翻成寂寞,孰能到此悟无常?

大意:且看今天上元节,又值春回大地,世间之人在这良辰美景,欢乐无尽。今夜月色皎洁,星光灿烂,千灯互照,无数的才子佳人,和士农工商,同时游玩。负责警卫任务的执金吾,也取消了宵禁的规矩,大家可以忘却时间,尽情赏玩。可是啊,没等到游人散尽,眼前的景物已经消亡,尽情欢乐的前头,是无穷无尽的寂寞和悲伤。在这个时候,谁能感悟到无常?

4

宋·慈受怀深禅师

处处祖师鼻孔,众生日用不知。头头古佛眼睛,几个闹中瞥地?是故诸佛出世,传此一灯。祖师西来,亦传此一灯。从一灯传百千灯,光明无尽。所以道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宝者,是一切众生心也。暗者,一切众生恼烦也。灯者,一切善知识说法也。乃至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皆是与人为灯为烛。

到处都有祖师的宗旨,但众生有几个知晓?到处都有古佛的要义,但有几个心念纷飞的人能够豁然明白?所以,诸佛出世,传的就是这一盏心灯;达摩从西天来到中国,传的也是这一盏心灯。从一盏灯点燃了千百盏心灯,智慧的光明就无穷无尽。所以说,如果佛法没有人讲说,即便你聪明绝顶也难以明白。就好比暗中的珍宝,没有灯就难以发现。所谓珍宝,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所谓暗,就是一切众生的烦恼。所谓灯,就是所有的大善知识,通过说法,使我们发现自家珍宝。以至于佛教的全部经文,都是用文字的形式,给你们作灯作烛,旨在让你们发现生命中本具的珍宝。

看完古德的开示,心头是否有所感悟呢?吃完汤圆、元宵,不妨去附近的寺院,点燃一盏心灯,将佛陀的智慧传递下去~

文字

那一座庙整理

图片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hd/131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