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活动 >> 福建各地元宵习俗,福鼎居然是这个
厦门元宵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日,厦门的百姓都要向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并且占卜卦,预测一年的福祸凶咎,祭酒之后烧金纸,而后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
元宵节民间从十三日到十七日为止的5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中山公园、寺庙或工人文化宫等公共场所举办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放烟火、迎紫姑、猜灯谜、吃汤圆等贺节活动。晚上,晶莹剔透的宫灯、走马灯、宝莲灯、荷花灯、象形灯流光溢彩,水池上,灯船摇曳;盛装的少女和儿童跳起欢腾热烈的花灯舞;高院队举行场面壮观的踩街活动;南乐团演员们演唱南音古乐。街上供应制作好的汤圆,其大小和龙眼差不多。闽南民歌《卖汤圆》中唱道:"卖汤圆,卖汤圆,元宵的汤圆圆又圆……",正是闽南一带人民"元宵吃汤圆"的真实写照。
泉州元宵习俗
吃元宵:是日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谓之祭春,并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圆满吉庆。元宵节前后,若有亲友来访,也常以元宵待客。
敬神明:元宵节晚上,有孝敬神明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寓意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吉兆。
元宵“踩街”:泉州“踩街”的主要传统艺术形式,有人们熟悉的“贡球舞”(彩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笼吹、龙虎斗、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狮、弄龙、阁车、高脚戏、歌仔戏、装人、纸塑巨像、“旗锣鼓枪”等。
“装人”(妆人):即化装成古戏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称“装人”。前导持一面卷书牌,上书表演单位(境、村)名称,继以五音锣鼓开路,表演节目有人们喜闻乐见的“陈三五娘”、“郑元和”、“亲姆打”、“西游记”、“白蛇传”、“打铁记”、“骑驴探亲”、“公背婆”、歌仔戏等等。
钱鼓舞:一种传统古典舞蹈。表演者各执皮制钱鼓按音乐节奏起舞,形式多样,有彩女钱鼓舞,有配合“昭君出塞”的辽人钱鼓舞等。
元宵灯会:元宵花灯象征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元宵灯节形成后,人们又根据灯与“丁”同部首的关系,将元宵花灯与生男联系起来,认为花灯具有使妇女生男的神力。由于元宵花灯是生育吉祥物,尤其是被认为是生男之兆,所以又被新婚人家用来卜生男生女。泉州习俗,元宵节娘家必须送给新婚的女儿、女婿一对莲花灯,其中一红一白,挂在新人床上,元宵之夜点灯,视两灯熄灭之先后卜生男或育女。
漳州元宵习俗
珪塘叶氏追远堂元宵灯会是长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民间灯会之一。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从正月十三开始,直至正月十九结束,历时一星期。而除了男孙“新公”(即去年首次当上爷爷的男性)上祖祠点灯外,珪塘叶氏元宵灯会更有其地方特色的一面。据硅塘叶氏老人介绍:史上有硅塘,就有“孝子”评选活动,每年元宵“点灯”期间,叶氏族人都要举族开展评选“孝子”这一重大活动,并张灯结彩给予颂扬,以勉励后辈勿忘尊老之德。
更有意思的是,珪塘叶氏元宵灯会与时俱进。多年来,硅塘叶氏元宵点灯新增了“前程灯”,并开展“孝女”评选等,据介绍,去年他们再推新举,首次开评“孝女孝婿”,对入赘女方的夫妇孝敬父母的善举,给予送匾褒扬,再次开计生婚育新风之先河。
除此之外,珪塘每年正月十七的“三公下水操”、坂里乡正达村邓氏正月十五的“盘古王戏水”等民俗活动,也是颇为奇特。表演时,珪塘叶氏的青年们光着上身,赤着脚丫,每6人一组,抬着“三公爷”陆秀夫神像纵身跃入普济岩庙前冰冷的水塘里,在水中颠簸进退,左右摇晃,绕池而行;水塘边则锣鼓齐奏,人声附和,场面甚是壮观。
莆田元宵习俗
莆田镇前村多年神奇元宵风俗。钢刀做成刀轿,村民赤身赤脚,手持铁球稳坐刀轿,神情肃穆,并不时用直径10厘米的铁球甩打脊背,直到血迹斑斑。这个独特的习俗叫“打铁球”,在当地沿袭了近半个世纪,每年农历正月廿四都会举行,从不间断。
福州元宵习俗
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所以,福州元宵风俗严肃而活泼,浪漫而美妙。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深含诙谐的幽默感和浓浓的“虾油味”,成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据说,福州元宵庆典,汉时为一天,唐时为三天,宋时为七天,及至明、清则为十天。故谢肇淛谓:“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清乾隆《福州府志》载:旧时,福州“上元张灯,自十一日起至晦日止。十三、十四、十五三夜尤甚。影灯象人物、花果、禽鱼,裁缯剪纸及玻璃为之。庙刹架鳌山,玲珑飞动;又为木架彩棚,装演故事,谓之台阁;俳优百戏,煎沸道路,箫鼓喧阗,至于彻夜。又有舁木偶像摇兀而行,谓之闯神。前列长炬,枞金伐鼓,震耀耳目。城市村镇庙社俱有之。”于是,“仍弛门禁,远乡下邑来者,通夕不绝。”宋福州府司理方孝能诗:“街头如画火山红,洒面生鳞锦障风;佳客醉醒春色里,新妆歌舞月明中。”明徐熥《闽中元夕曲》:“满城箫鼓沸春风,爆竹声喧凤蜡高;三十万家齐上采,一时灯影照天红。”均记述了其时家家户户张灯悬门,十里街灯五光十色、镂金错采,红光辉映,喜气洋洋的狂欢场面。
宁德元宵习俗
8米高空沙埕铁枝。福鼎沙埕镇水生村,小演员在8米多高的铁枝上表演,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沙埕铁枝”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如今,水生村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都会举行“搬铁枝”等传统民俗活动,民众穿村过户,走街串巷,通过铁枝表演,迎春接福,祈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