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元宵月正圆各地习俗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1-12-12 14:08:29   点击数:
北京重点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314/8744643.html
又是一年正月十五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前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那,说到元宵各地习俗你又知多少呢?

来来来,跟着广播君的脚步,

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站:北京赏灯!灯,灯灯灯灯!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2第二站:河北广平县踩呀嘛踩高跷嘿!唱呀嘛唱戏曲儿~广平县“踩跷”闹元宵更可谓是一道丰富的元宵节“大餐”。高跷在广平县已流传了几百年,其中以店西村最有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踩高跷的高手。无论男女,人人都练就了一脚功夫,只要一绑上高跷就能疾步行走。每到春节,他们就画好脸谱,穿上戏服,踩上高跷,上街表演。往往从正月十一、十二,人们就开始“踩街”,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正月十八方告结束。踩高跷时,人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3第三站:安徽阜阳你听过阜阳灯会否?宋代欧阳修在颍州任太守时曾写下“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诗,说明宋代阜阳的灯会已很盛行。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便是传统的灯会,每到这一天,群众都会自发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鸟虫鱼兽灯、十二生肖灯等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彩灯悬挂自家门前。元宵佳节灯会期间还要唱一些大戏,有一台戏或两台以上的戏对唱,又称之为“戏台戏”。同时,家家还燃放各种焰火助兴。4第四站:台湾平溪放天灯?放孔明灯!在新北市的平溪,元宵佳节前后,都将施放被称为天灯的孔明灯。每当夜晚来临,那些陆续升空的各式天灯,将山区的夜空点缀得分外美丽。原本天灯只是报平安、传讯息之用,如今在台湾已然演变成元宵夜的节庆活动,成为祈福许愿的幸福象征。民众照例会在天灯上写上新年新希望,有人写“平安快乐”,也有人写“成绩进步”,还有人写“逢赌必赢”。孩子们则用注音符号写下“希望能帮助很多人”,或者“全家平安健康,我要长肉肉,我要长高高”。之后,和着轻快的音乐,在大人的指导下,人们将天灯逐一点燃。一盏盏可爱童趣天灯,搭载大家心愿冉冉升空,顿时照亮整个操场。闪光灯此起彼落,期盼新年梦想成真。5第五站:浙江兰溪吃过“大汤圆”才算过节。浙江兰溪的汤圆也与传统的汤团不一样,这汤团的做法很有讲究,将面粉揉成面团,放置在面盆里,拌好馅料后,取一块面团用大拇指按好,旋转,将中间搓薄,再将将馅料放置搓好的大汤圆皮中。吃了这兰溪风味的汤圆,才算是完整地过了元宵。6第六站:广东新安县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未完待续元宵节其实还有一个别称叫团圆节其实广播君反而觉得有家人团聚的日子都可以叫团圆节而这些节日的习俗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地方文化传达的更是一种家的情怀没错过节回家才算是过节

最后广播君不仅仅

想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还想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爸妈永远煮了一桌子菜等你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hd/133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