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元宵节,别让宝宝被元宵伤

发布时间:2020-9-19 15:43:03   点击数:

元宵节,吃元宵,不仅图个“团团圆圆”的吉利,还是应季的美食。糯米温补,馅料中的坚果、干果和豆沙,可以补钙、锌、铁。

但是,宝宝吃元宵,需防被食物伤。

因摄入高热量而“被停食”

单从糯米所提供的热量来看,与粳米、籼米没多大区别。但制成元宵后,个个是高热量。

若为豆沙馅,除了豆沙还要加白糖和猪油;黑芝麻馅更是一兜油;坚果、干果做馅,热量也是不会少。若把元宵炸后蘸糖吃,更是“热量炸弹”。

宝宝贪食的结果是,“一顿美食,几日停食”,原有的食物运化节奏被打乱,使宝宝的健康受到影响。

因不好消化而“被伤食”

谷类所含的淀粉由两种结构组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易被淀粉酶水解,好消化;支链淀粉不易被淀粉酶水解,难消化。

糯米所含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由于难被消化,停留在胃内的时间也延长了不少。

用糯米制成的美食,对宝宝来说,只能尝尝,不能往饱了吃。否则一旦伤了胃,“早饱”、“反酸”和“口臭”常伴随而至。

因元宵圆滑而“被噎食”

元宵,圆而滑,如果被吞食,整粒滑入咽部,会出现噎食。咽为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一旦被一团黏黏的东西堵住,空气出不来、进不去。

若整粒元宵滑入食道,卡在食道生理狭窄之处,也会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叮嘱宝宝小口吃,不仅可以预防噎食,还可预防被烫。

“泛化”现象导致“被厌食”

曾经被停食、伤食、噎食过,往往会出现一种“怪现象”:凡是白色、圆形的食物,都会引起厌食(比如冬瓜球、白丸子等)。其实,这是一种“泛化现象”,是受过恶性刺激后引起的,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宝宝吃元宵十二字:

不贪食、不凉食、小口吃、慢下咽

选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育儿有钫》

万钫

排版

晓宇

幼儿画报

中少总社

长按识别左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ly/110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