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古代人如何过上元节呢答案藏在这些古诗句中

发布时间:2021-2-26 19:59:37   点击数: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www.hhlsq.com/

今日乃正月十五日,习俗称之为上元节,亦谓之元宵、元夕。

《史记》载:“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迹。”至明永乐,有“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元宵节得以延长三天。

作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元宵节一直以来广受人们重视,在古代更被看作“情人节”。当华灯初上,佳人氤氲,是何等浪漫的唯美时刻。

自古元宵故事多,与君共享。

破镜重圆

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陈后主叔宝之妹)恐国破后不相保,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于他年正月望日鬻破镜于都市,冀得相见。

后陈亡,公主没入越国公杨素家。德言流落至京,见有苍头鬻半镜,出其半相合。

德言题诗云:“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得诗,悲泣不食。

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还之,偕归江南终老。

人镜无分别,终是又逢君。有了这般动人的故事,这节日的意义也更为厚重了。

女郎元夜踏苍苔,攀折青枝笑落梅

《桐阴清话》:台俗,元夕女偷折人家花枝,谓可得佳婿。

又粤俗,元夕妇女,偷人家蔬菜,谓可宜男。

这习俗倒是令人忍俊不禁,想来旧时妇女平日深居简出,也只能藉着元宵观灯到外面畅游,希望觅得良缘。但比起今日开放之风气,这份“千载难逢”似乎来得更为矜贵。

添丁灯

范成大纪《吴中饰物诗》云:“酒墟先叠鼓,灯市早投琼。”

言张灯结彩之胜景,故元宵又称灯节。

时人用掷骰子的方法,胜者得灯,那正是开投花灯的起源习俗演变。

中国旧日传统观念重多生,故祖祠春祭,凡上年生子的,都得送出一个花灯,称为添丁灯。

想到为自己的孩子挂上一盏花灯,母亲的心情应该更加温柔和虔诚吧。

猜灯谜

灯谜,又称文虎,亦称灯虎。大约灯谜始于宋而盛于明,相传有二十四格,现时最普遍的,为拆字、会意、卷帘、系铃、脱帽等。

宋人姜白石,写有《灯词》四首,记当时春游歌舞之况:

其一:“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

其二:“灯已阑珊月气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阶心弄影看。”

其三:“沙河云合无行处,惆怅来游路已迷。却入静坊灯火尽,门门相似列峨眉。”

其四:“游人归后天街静,坊陌人家未闭门。帘里垂灯照尊俎,坐中嬉笑觉春温。”

女词人朱淑真作七律四首咏元宵夜游,最后一句是“未必明年此会同”,慨叹良辰不易得。

故事多,诗句也就自然多。

那些藏匿在诗词里的元宵诗句,比春节还美得令人心动,不妨一起来看看。

元宵节,最美的诗词,以小编之见,当属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尤其是开篇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不止迷醉了多少痴情怨女的心。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非常妙绝。

宋代时,元宵节就已经成为男女约会的浪漫节日,这一天,妇女们出街游巷,通宵达旦地游玩,男女混淆其中,热闹非常。而这也给很多青年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机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温婉的娇柔,和不期而遇的邂逅,令人心醉。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宋词仿佛比唐诗写得更好,更有意境。也许宋朝时期的元宵节节日氛围更浓厚。除了辛弃疾的这首,小编力推的第二首,出自李清照。

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词的意境,大家都比较熟悉,是婉约派的代表。作者之间,李清照的词,在婉约的基础上,更有几分男人词里不可比拟的柔情。并且文辞非常之美,像是现代的美文。

了解历史的人都清楚,李清照后半生的日子非常凄苦,这在很多词里都有体现。这首《永遇乐·落日熔金》,写的就是元宵佳节,本来是最开心的时候,可李清照却开心不起来。

她想起昔年在汴京城的元宵,与今日临安城相比,前后反差很大。有一种落寞之情。南渡前,与亲人一起,欢度佳节,而今孑然一身,十分凄凉。词里写尽了故国相思之情。

除了这两首之外,还有很多很经典,比如: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尤其是“火树银花合”,为我们描摹了非常美丽和壮丽的景象。到处灯火灿烂,城门打开铁锁,红光辉映石桥。马蹄踏过处,尘土飞扬。歌女花枝招展。边走边唱《梅花落》。禁卫军特许通宵欢庆,计时器不要紧催天亮。一派祥和景象,真是天下之福。

另外还有一首诗,写的也很巧妙。他出自唐伯虎笔下。元宵节大多诗人,词人写的都是京城花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况,只有唐伯虎这首,描写的是农村人过元宵节的场景。

明·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伯虎的诗作,常常诙谐幽默,他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尤其是“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语言非常轻快地描写了当晚的月光丽景。还有,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

另外,还有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写出了情人之间的曼妙。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日元宵,愿诸位在元宵佳节幸福圆满,珍惜身边景及身边人~

编辑:金小莫

本文综合了原创及网络内容。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ly/119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