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礼仪 >> 菀筠在元宵节的第二天,皇帝画了一群鸟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次夕(就是年正月十六日),整个汴京还沉浸在元宵节的余韵之中。人们一夜未眠,眼眸里荡漾着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余光。突然,云气漂浮,一群仙鹤飞临宫殿上空,其中两只还落在高大的鸱吻上。众人仰头惊诧。
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遂将其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瑞鹤图》代表着人们对安康的祈愿。
1
《瑞鹤图》的诞生,是天时地利之后的信手偶得,也是一位艺术家固执自我之后的水到渠成。那种大面积的幽青,深邃辽远,在宁静中体现坚不可摧的美学信念。
天空是什么颜色?如果问我们现在,大概会说,留白?就像常看的中国画那样。
但在宋徽宗眼里,天空不可苍白。天青色,就应涂满,不留余地涂满。只有仙鹤的翅膀,才能在满溢的色块之中扑棱出闪亮的白色。
宋徽宗自有一套美学体系,在他的艺术王国,他过得远比在官僚的世界里更加自在。《瑞鹤图》不仅植根于光大典雅的皇室气派,更具备灵动飘逸的文人气质。
皇宫稳定地置于画面的下部三分之一,起着均衡视觉的作用,其上三分之二是他独爱的青天,仙鹤或盘旋或静止,没有一只形态是相同的。
动中有静,静处又蠢蠢欲动,像极了他的那颗敏感的心。
2
《瑞鹤图》的表现形式,和当时常规的花鸟画格式迥异,那么多只飞禽,就这样密密麻麻地飞进了画布的三分之二,飞进了皇宫屋檐之上的狭窄时空。既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从画面的角度也是超现实方法运用最为典型的作品之一。
浪漫得有点不切实际的宋徽宗,甚至在下达生产瓷器的指令时,也会以梦为准。他会把梦中所见的“雨过天青云破处”,作为瓷器颜色的定义。
柔和的天青色,就如同温柔的怀抱,试图与你同在一个穹苍之下,共沐荣光。
宋代的共沐荣光,体现了这个时期的一种温柔,这种温柔可能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可能从文人治国开始,也可能从大家拿起了建盏开始认真斗一碗茶开始。
同时我们看到,宋代艺术家的这些追求,并不是高高在上虚无缥缈,它和现实生活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那个时代,美物和美感,真实地向着人世间推进,和日常的喜怒哀乐相连,和每天的锅碗瓢盆并存。
他们可以在辽阔的天地间挥舞画笔,也可以在很小的斗室之间,赏花、玩物、翻书、对酌。
那么我们,在元宵节的第二天,是不是也可以继续在很小的斗室之间,赏花、玩物、翻书、对酌,并且祈愿?
应该可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