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西安年middot最中国丨距离元宵节

发布时间:2021-11-5 14:52:42   点击数:

今天是

正月十二

今天是2月27日

正月十二

距离元宵节只剩三天了

元宵节作为正月里第二大节日

很多地方的准备工作从今天就要开始了

西安发布音频栏目

《听见西安的声音》之“小布聊年俗”

将为大家带来正月十二的年俗故事

以及我们西安本地的元宵节准备趣事

主播小克和小雪

继续用青春的音色

与你相约在正月的年俗故事里

赶快竖起耳朵

点击下面的链接聆听吧!

正月十二,民间俗称“十二搭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了。

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陕西民俗专家宗明安先生所著的《长安节令与旧俗》一书中提到,旧时的长安,孩子们的灯笼都是由舅父或义父于正月十五前送给的,所以有句俗话叫“外甥打灯笼——照旧”。

正月十五前送灯时不能仅仅是灯笼,灯笼底下常常要缀上盒子,盒子里放有过年时祭神用的糖果之类的,也有专门蒸的花馍,长安及周边称之为“糕”,送灯带送糕,寓意着小孩子们步步登高。

不仅是陕西,甚至甘肃、山西、河南,都有过年过节蒸糕送礼的习俗。糕的来历很久远,古代时也有称为“蚕儿”或“茧儿”的,因为花馍中最初的形状就是蚕形。

在正月十五前后的长安城,儿童们还有一个应时的玩具名叫“叮当”。“叮当”是由极薄的玻璃制成,形似葫芦,有一个细长的嘴儿,中间是空心的,底部平而薄。

用嘴轻轻地往里面吹气吸气,底部就会不停的起伏,并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所以,长安人称此玩具为“叮当”、“扑腾儿”、“玻璃不登儿”,都是以发出的声音来命名的。

老西安人的记忆中,在古城西南角,有一条巷子名叫叮当巷,明代洪武年间就有这名了。因为这里有几家玻璃器皿的作坊,一到年下,就会制作一批叮当来卖,也为长安城增添了别样的元宵节氛围。

你是否也在正月十二前后玩过“叮当”呢?

新年好

怎么样?

正月十二的年俗是不是很有趣呢?

明天正月十三又有哪些有意思的年俗呢?

欢迎大家明天11:30继续锁定西安发布app新闻客户端和明天晚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ly/131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