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礼仪 >> 金瓶梅中的元宵节,每一次西门庆身边都
在小说《金瓶梅》中,作者一共写了4次元宵节,分别是第15-16回、第24回、第41-46回、第78-79回。很多学者认为由于西门庆这个人物的家庭伦理观念非常薄弱,所以他对于除夕、中秋这样象征着合家团圆的节日并不重视,而元宵节主要以玩乐为主,无论是赏灯、放焰火还是猜灯谜等习俗,都是以娱乐为主,所以西门庆一家对这样主题的节日非常重视。
通过小说中对于西门庆一家的描写,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人们欢度元宵佳节的盛况。在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灯楼》中,作者第一次写到了元宵节,这一回的内容就像章节题目一样,主要写了吴月娘、李瓶儿、潘金莲等人登楼观灯。
根据书中的描写,当时的花灯种类繁多,制作精奇,有一些即使是放到现在,应该也会非常引人注目,这里面有精美的传统花灯比如“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有造型各异的人物灯“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还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咆哮哮;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
到了第42回《豪家拦门玩烟火,贵客高楼醉赏灯》的时候,作者第三次写到元宵节,这一次则主要写了元宵节的烟火,通过作者对烟火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烟火技术非常发达,似乎与现在比也毫不逊色。
都说西门大官府在此放烟火,谁人不来观看……彩莲舫,赛月明,一个赶一个,犹如金灯冲散碧天星;紫葡萄,万架千株,好似骊珠倒挂水晶帘箔。霸王鞭,到处响亮;地老鼠,串绕人衣。琼盏玉台,端地旋转好看;金蛾银蝉,施逞巧妙难移。八仙捧寿,各显神通;七圣降妖,通身是火……
除了对花灯和烟火的描写以外,《金瓶梅》中还写了一个元宵节的重要习俗,那就是“走百病”,在元宵夜里,女性通常都会结伴同游,以此来消灾除病。并且这一天出游的女性通常要身穿白色的衣服,在书中第一次元宵节的时候,孟玉楼、潘金莲等人穿的都是“白绫袄儿”。到了第二次中秋节的时候,作者特意写了西门庆家中的丫鬟、侍女在这一天同样也要穿白,春梅就为此特意向西门庆讨要白袄,身为下人的宋惠莲也穿了“白挑线裙子”,而风月女子李桂姐则穿了“白绫对襟袄儿”。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元宵节穿白是很盛行的一种习俗。
另外,《金瓶梅》中的元宵节对于西门庆来说,每一次都非同寻常,每一次西门庆的身边都会多一名女性。
在第一元宵节的时候,西门庆带着众妻妾来到了李瓶儿的家中,李瓶儿借此机会要求西门庆早日娶自己过门,并向西门庆展现了自己的嫁妆,而西门庆也正是由于有了李瓶儿的这批嫁妆,才巴结上了朝中权贵,开始飞黄腾达。
第二次元宵节的时候,西门庆身边多出了一个宋惠莲,虽然宋慧莲没有名分,仅仅是一个下人的妻子,但是自从她与西门庆发生了关系之后,她的心态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次的元宵节中,她出尽了风头,这也为她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
第三次元宵节所用笔墨最多,足足写了六章的内容,这一次西门庆的身边多出了一个王六儿,王六儿也是一名有夫之妇,尽管她与西门庆早就开始了私通,但是在元宵节的时候,她还是希望能够在家中与自己家人一起度过的,当西门庆派人来接她的时候,她的态度比较犹豫,可是没想到她的丈夫倒是看得开,催着王六儿赶快去西门庆那边。于是这个元宵节的夜晚,西门庆的众妻妾在室外观看这灿烂的烟花,西门庆在室内与王六儿翻云覆雨。一片喧闹结束之后,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也暗示了西门庆一家即将进入寒冬。
第四次元宵节的街上依然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但是这一次西门庆的身边没有增加女人,他本人也由于被潘金莲灌多了药而一病不起,在六天之后便死了。
至此《金瓶梅》中的四次元宵节全部写完,随着西门庆的死亡,整部书也开始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