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传统民俗听老周细说农历年节四元宵

发布时间:2020-10-8 20:33:06   点击数:

听老周细说农历年节(四)

时间过得好快啊,在拜年、吃吃喝喝、各地游玩后就要上班了!老周也是历史名城西安逛了一圈后回来过十五啦。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今有成品专卖)。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谷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显应宫庙会

说了这么些元宵节的来历,终于说到重点了:长岛人的元宵节。十五这天,什么都大不过拜娘娘。早上六点来钟码头就有免费的船只接送大家去显应宫庙会拜娘娘。做生意的祈求生意兴隆、风调雨顺;平常百姓祈求家人平安、健康顺遂……更多的美好愿望都会在这一天去庙岛跟娘娘细说一番。悄悄跟您说一声,十五上午去庙岛的船票是免费的呦,船运公司也是善举,以此向娘娘表达自己的意愿,求娘娘保佑他们顺风顺水吧。

香火鼎盛的妈祖庙、虔诚的众男信女,在上香、跪拜中将自己的祈求告知娘娘。在百年银杏树上再系上一根祈福红绳,或求平安、或求健康、或求孩子学业有成……敲一敲晨钟、暮鼓,奏响新一年的希望。

一大早就有庙岛的迎宾龙在码头迎接大家的到来,县里也会有自发组织的秧歌队、舞龙队赶赴庙会,从船门落下的那一刻大鼓、小锣就敲起来了,一直到庙前空旷地候场。那阵仗真的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啊,甚是壮观!也就是这一天才让我觉得长岛也不少人啊。

你若是早点来还有猜灯谜游戏,猜对有奖品,反正我是没赶上过,起得太晚啊。除了舞龙舞狮扭秧歌外,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小东西售卖,火爆的铁板大鱿鱼、铁板活八爪鱼,在烧红的铁板上烫得抓心挠肝的啊!太残忍了,可味道却是鲜得很啊。

从庙岛回来就是忙活中午的一大桌子菜、包晚上的饺子,四点来钟有件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做——“上山送灯”,我们在家赏花灯,也得给老祖宗们掌上灯,亮亮堂堂的过一年不是。

今年的长岛没有了鞭炮声倒有了海水浴场的彩灯了,晚上吃完饭大家可以去赏花灯了。“海洋生态、魅力长岛”为主题的各类花灯真是好看,浓浓的节日气氛立马被烘托起来。

村里家家户户亮起了灯笼、彩灯,我也亮起了自家的小灯应个景,在闪烁的灯火中年就算过去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nr/111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