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内容 >> 古人都是如何过中秋的古人中秋节也放假吗那
唐朝过中秋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这一天,人们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场面十分隆重。这些祭品里,月饼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传说,中秋月饼也是杨贵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饼叫做胡饼,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时,杨贵妃觉得胡饼好吃但不好听,抬头望着圆月觉得和胡饼的形状很像,脱口而出“月饼”,于是胡饼正式改名成为月饼。古人吃月饼讲究众人吃一个,按人切块,每人一份,没回家的家人,也要留一份给他。
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时,必须预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家里富得流油也得这么做!
中秋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非常注重团圆了。
而这一天,拜月也是少不了的环节,在月朗星稀的好时间,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寄托上我们沉沉的心愿。
宋朝过中秋
宋朝时,确定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成为一个节日。明明每个十五的月亮都圆,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在八月十五一起赏月呢?难道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月份的更大更亮吗?科普一下: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在宋朝更为普及盛行。宋代诗人苏轼还写过最著名的中秋词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信你早已耳熟能详。宋朝时的庆祝中秋节方式也很多。和唐朝一样,拜月祈愿,同样是这天不可缺少的,读书人祈愿科考高中,女孩子愿貌似嫦娥,已婚夫妇愿多生贵子。相传当天越晚睡越长寿,夜市通宵营业,百姓们也玩通宵。没想到吧,古代也会有“夜猫子”......宋朝人在赏月之时还融入了赏灯的风俗。但与元宵节不同,这些灯多放置于水面。各地街市的悬灯,也是为助月色而挂。无论富贵之家,还是平常百姓,都会挂起灯笼,满城灯火如同琉璃世界。还会放孔明灯祈愿。明清过中秋
明代的中秋佳节继续发展和演变,在习俗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赏月这一说法虽然保留,但是老百姓在中秋节这天,除了吃月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