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2 6:26:54 点击数: 次
“元”者,“首”也;“宵”者,“夜”也。“元宵”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始于多年前的秦朝。西汉之时,汉武帝于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正式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但当时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正月十五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道教影响,又称上元节。又因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元宵)赏月,所以唐中后期开始称元宵节。宋之后,因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赏灯盛行,又称灯夕。清朝之时,另称灯节。关于元宵节的源起,民间传说甚多,其中以下三种传说最为盛行:传说一:平定“诸吕之乱”纪念日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太后吕氏专权,独揽朝纲,外戚吕家诸人嚣张跋扈。待吕后病逝,诸吕惶恐不安,生怕刘氏宗室反扑报复,于是密谋作乱,意欲以吕代刘。刘氏宗室诸王与朝中老臣联合,起兵讨伐,最终平定诸吕之乱。平吕之后,众臣拥立刘邦次子刘恒登基为帝,是为汉文帝。平吕之日恰为正月十五,文帝将之定为与民同乐日,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后世逐渐演化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传说二:源于道教节日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谓之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正月十五日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又谓鬼节,佛教称盂兰盆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传说三:源于佛教节日佛教教义中,将火光比作佛之神威。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曾于正月十五日现大神通,降服神魔,故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以示纪念。东汉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从此正月十五日赏灯蔚然成风,逐渐演化成元宵节。(崇杰文学堂第三十八期:元宵节的来历)崇杰文学堂,每日聊聊文史哲小常识,感兴趣的朋友请长按下方
白癜风能遗传吗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ruitoys.com/jrnr/20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