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起源 >> 今天元宵节,15个海淀故事,这样守护团圆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对中国人来说
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这个元宵节显得格外特别
大家都在齐心打一场攻坚战
那些奔赴一线,负重前行的逆行者们
为了更多人的健康
舍弃了小家的团圆
实现了另一种“团圆”……
在这里
我们想分享给你
15个有关“团圆”的故事
晚上7点,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交班的时间,曾清院长和刘会副院长一边为医务人员们送上元宵,一边说道:“今天元宵节,大家在这里值班辛苦了,感谢你们坚守岗位!”同时,医院的患者也都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元宵,甜蜜的味道冲淡了想家的情绪。
“妈妈,你啥时候能回家,好几天见不着你了,我只能在朋友圈里见到你,我好想你!”
“妈妈和病毒的比赛还没有结束,你好好在家看书,等妈妈胜利了,就可以回家陪你了……”
这位“朋友圈里的妈妈”是西三旗街道小营联合社区党委书记李秋菊。自大年三十开始,李秋菊就在社区防控第一线值守,每天一大早孩子还没醒就出门,晚上孩子睡了还没有回家,好几天与孩子见不上一面。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晨天刚亮,李秋菊又早早地出了门,入户排查、防疫宣传、卡点站岗......忙忙碌碌又要到深夜......
“没有顾上孩子心里很抱歉,但是为了让居民安心、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尽快取得胜利,我做的这些就很值得。”李秋菊说。
这是海淀一名警嫂的朋友圈配图。她的丈夫是双榆树派出所社区民警吴昊,作为社区警务队的主力民警,每天都要在社区开展大量工作,经常几天才能回一次家。可他的妻子还有十天就到预产期了,两人的父母还都在外地,一时不能过来照顾妻子。随着妻子的预产期一天天临近,吴昊既期待又担心。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吴昊仍在社区忙碌,不能回家。后来,他看到妻子发的朋友圈时,忍不住泪目:今天已经39周了,很快你就跟小宝贝见面了。虽然你很忙,但我支持你,为人民服务的样子,是我最爱你的样子,所以老公你要加油!
图中正给志愿者倒水的阿姨名叫张爱军,今年54岁,是苏家坨镇政府民政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这个元宵节对她来说很特别,因为他们一家三口都奋战在防疫工作的一线。接到下沉任务,张爱军毫不犹豫的走上防控一线。她的丈夫在青龙桥街道福缘门社区值守,一个距离她有20公里的地方,每天对居民开展地毯式排查登记。而在海淀疾控中心上班的儿子,也已连续三天没回家了。
“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团圆吧。在防疫面前,我们一家人更要尽己之力,做好本职工作,能在国家艰难时刻不退缩就是最大的爱国!”张爱军坚定地说。
有句话说得好
“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
在这样的特殊时节
团圆已经不局限在“小家”的相聚里
有可能是寄托在一碗甜美的汤圆里
或者一份暖暖的爱心里
告诉我们
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摄影:姜志发
今夜,四季青镇常青村党总支和热心居民煮好了热腾腾的汤圆,为常青园小区的值守工作人员送去。“俗话说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我们看着这些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夜里都在小区门口站岗,年都没能好好过,非常辛苦。我们只想通过一点心意,向他们表示感谢。”居民说。甜甜的汤圆,吃在嘴里,暖在心上。彼此道一声谢谢,彼此多一点理解,彼此感受温暖、担负责任。小小的暖心汤圆,成了疫情期间传递爱的纽带。正值元宵佳节,下午,医院为隔离病房里的患者准备了爱心糕点,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祝愿他们能早日康复。
北下关街道农科社区物业保安队刘尚军队长中午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两大盒亲手煮的暖心汤圆。汤圆入口,暖在心尖。
西北旺镇西六里屯社区的党员突击队为近期返京居家隔离人员送上元宵。队员们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qy/1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