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起源 >> 日本绝美诗句刷屏那些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近段时间以来,日本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一些捐赠物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话语。最近的一批物资上的文字则是“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鄕”的诗句,甚至还写作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些取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蕴深厚情感丰沛的诗句让无数中国网友感动。那么,流传在日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呢?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汉字文化圈。日本早期的文明几乎都源自中国,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唐宋之后,日本在儒家思想之上,走了一条与中国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在众多的文化艺术中,日本文字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语的文字书写系统来自汉语,汉字引入日本后,由汉语字符演变而来的两种语音符号—平假名和片假名,大量的地方方言仍在使用。
在日本古代典籍中,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公元3世纪,《论语》《千字文》等书已经从中国传到日本,唐朝时期,书籍源源不断进入日本,遣唐使们不惜重金购书,如《王勃集》、《骆宾王集》等。日本古代典籍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地方太多了,如《怀风藻》、《万叶集》等。从历史上到现在,日本人在教育中,都在学习汉字,他们会引用一些汉文典故也是无可厚非了。
唐朝建筑对日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在日本还留存着大量的唐朝遗迹,从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个富丽堂皇的大唐。现存东大寺、西大寺、大安寺、兴福寺、药师寺、唐招提寺等古建筑仍俨然唐风,其建筑为木构架,用斗拱,采取封闭式院落布局等,也属中国木构建筑体系。
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日本茶道最早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中国饮茶习俗传入日本后,到明代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现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和、敬、清、寂”成为日本的“茶道四规”。
与茶道舞道一样,日本的花道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本土文化发展至今。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修养身心的重要环节。如今,在日本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
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日本学习中国书法源于唐代,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日本中小学每个年级都必须学习汉字,高中毕业生要认识“当用”汉字表里的字,还要会写。如今书道在日本依然兴盛,书法爱好者近万人,全国各地都设有书道教室和学习班。在古代日本,只有精通茶道、花道和香道,才算得上真正的古代淑女。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日本人却称“吴服”。因为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饰和吴服改制而成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汉服的很多特色。如今,拥有一套华丽的和服,是许多日本女人终生的憧憬。
日本的许多传统节日也源自于中国。如农历新年除夕、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七夕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日本也过。此外,女儿节起源于中国的“上巳节”,成人节源于中国古代的成人仪礼,受到过中国“冠礼”的影响,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
除此之外,日本刀源自唐刀,日本尺八,日本三味线,日本下駄(木屐),日本榻榻米,日本相扑,日本折纸都几乎来自中国。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的国家,如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都得到了继承和创新,形成了日本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展现着东瀛文化的个性与魅力,同时不断孕育着自身优雅含蓄的风情。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