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1湾浅浅的海峡带来的思乡寄托,一个泉州人

发布时间:2016-9-1 12:57:19   点击数:

1湾浅浅的海峡带来的思乡寄托,一个泉州人

台湾和泉州虽有一江之隔,但自古以来就和泉州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在台湾的同胞多为闽南迁徙过去的。泉台语言相通,风俗相同,有地缘、人缘、物缘、文缘、神缘的关系密切。

Part1

闽台情

闽台缘,作为祖国大陆唯一的对台专题博物馆。坐落在泉州市区西北侧,背靠清源山,面接西湖,右邻泉州市博物馆。同时,也是作为两岸交换的重要窗口。即便来过屡次,却仍是感受颇多,收获不一样的情感。

放眼望去,恢弘的闽台缘博物馆总是使人震动。九龙柱倒影在水中,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点工艺,富有闽南建筑特点的色调,红白相间。成为泉州标志性的建筑。

1进入馆内,是一幅世界上最大的炸药壁画,曾冷艳无数人的《同文、同种、同根生》,不知道你是否是也和一样,每次看到总是不由想到年的北京奥运会烟火。

Part2

闽台缘

从馆内设计一路参观,1楼设有临时展厅、库房、学术报告厅、游客休闲和装备用房。二楼作为综合主题馆,超形象的体现了闽台关系的“5缘”。老一辈的人总喜欢在这里寻觅回想~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有不可磨灭的情谊,与福建仅一水相连。闽台两地原始文化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馆里收藏的众多文物也成了两岸一家亲的“证物”。

数以百万计身强力壮的福建移民,在过去曾把宝岛从荒芜之地开发为富庶之区。听说台湾的原住民中,多是闽南地区迁徙过去的,包括了高山的泰雅族等。几幅图象简单描绘了台湾原住民的风俗,纹面、凿齿、穿耳...

台湾的工艺美术也绝大部分传自福建,其中的木雕工艺、石雕工艺、漆器工艺和刺绣工艺主要是来自泉州。木偶戏、梨园戏等闽南艺术的精华在台湾得到了继承。

福建移民也携带着自己的本土文化来到台湾,也带去了本土的神祈。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其祖庙皆在福建。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信仰~展馆里还藏有台湾敬奉的神佛塑像。

在物质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也保存了故乡的风俗。台湾的许多风味小吃都传自福建,闽南有的,台湾也基本都有,如面线糊、肉粽、海蛎煎等。这画风简直和真的小店似的~

在地缘、血缘、文缘关系的感化下,闽台商缘不但得以重续,而且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神话和发展。而这些技术、方法、人员主要都是福建移民的传入。制糖业、制茶业、编织技术等其他手工制作业的工具也均有福建人引入。逼真的人像和工具,让人情不自禁的就融入在了这些历史当中~

历代中央政府也重视对台湾的开辟经营。这也是闽台关系最核心的一部分,黄色琉璃顶、红色宫墙、青石墙基,这个展区的每个地方无不意味历史上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统辖,内容和谐,产生了庄重、雄伟的气魄和效果。

在共抗日本侵略者单元中再现了牡丹社抵抗日军、两岸同反割台、反抗日本统治和两岸共同抗日等场景。活灵活现,“共御外侮”这1版块,应用现代展现手段,真实而生动地复现了台湾原住民们的抗日斗争等场景,观之使人不胜感慨欷歔。

在这些功劳中自然少不了郑成功光复台湾,施琅将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展厅中有三件国家二级文物,金线绣九龙夏官服、将军服和清竹编亵服,听说那是当时康熙皇帝赏赐给光复台湾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施琅大将军。

Part3

乡土闽台

三楼的专题馆,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忠实地还原了两地极其类似的婚丧嫁娶等等传统习俗,深入表现闽台关系。闽台民间的岁时节俗如出一辙,不但节日的具体日期一样,庆典礼仪的情势和内容也相同。

▲一整套的嫁妆

▲洞房之夜,新郎要拿喜秤挑喜帕,取“逞心如意”的谐音

▲新娘出花轿在过门前要跨过这个小火炉

▲小时候,大人没空,就会把小孩放在这样的竹篮里自己顽耍

▲叩拜父母

▲拍胸舞

▲火鼎公和火鼎婆,元宵节踩街的时候都会出现

台两地文化联系源远流长,至今泉州的木偶、南音、高甲、戏班、打城戏仍是广大台胞特别爱好的“5朵金花”。不论产生甚么情况,也不论在什么时候何地,台湾同胞都心系故乡。

闽台缘博物馆泉州走透透出品(部份图片源于络)









































北京手术治疗白癜风费用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ss/12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