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挂红灯
在苏州,元宵张灯之俗犹盛
甚至催生了“苏州灯彩”的独特技艺
成为国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观灯
欢度元宵共乐佳节
苏州人在元宵张灯、观灯习俗由来已久。到了宋、明后,更是盛行。据《清嘉录》记载,当时苏州“元夕前后,各采松技、竹叶,结棚于通衢,昼则悬彩,杂引流苏,夜则燃灯,辉煌火树……凡阊门以内,大街通路灯彩遍张,不见天日”。
和张灯、观灯联系在一起的习俗,就是猜灯谜。据说南宋时,有人将谜语贴在碧纱灯上,让人猜射,这便是灯谜的开端。明清时,灯谜已成了元宵节的重要娱乐活动。顾禄在《清嘉录》中写到:“城是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可见其盛况。
过去封建社会对百姓的管制是十分严厉的,都市多宵禁。唐朝起,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这是多么难得的机遇,所以有“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之说。后来各朝,夜禁虽有松弛,但对女性出门在礼教上限制颇多,只有元宵之夜,才能飞出牢笼,尽情地参加观灯等娱乐活动,寻还片刻自我。
这一晚,人们燃放焰火,敲锣打鼓,射灯谜,吃汤圆,表演歌舞、高跷、龙灯、旱船等文艺节目。
此时,走三桥的习俗也应运而生。过桥“渡河”,在古人看来是“度厄”的象征,走过了三桥,也渡过了一年中的众多灾厄,就能终岁无百病了。
苏式灯彩
在元宵节,彩灯被制面各种样式,品类繁多,如龙灯、麒麟灯、兔子灯、鳌鱼灯等等,有些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案。
制灯的工匠,争奇斗巧,灯品层出不穷,素有“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通过长时间的沉淀,“苏州灯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年6月7日,灯彩(苏州灯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苏州灯彩的评价,申报书上这么叙述:
据考证,苏州灯彩制作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明代以来,苏州灯彩制作技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久负盛名。其造型以苏州古典园林的亭台楼阁为范本,灯体以苏州上乘丝绸为面料,灯面以吴门画派的艺术技法绘制,灯花以唐代“华胜”再现的苏州套色剪纸做成。苏州灯彩制作具备了全国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苏州灯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集剪纸、绘画、纸扎等多种工艺手法于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典范和吴文化的形象表征。
观灯指南
今年去哪儿免费观灯会?
古胥门
古胥门元宵灯会每年都会准时亮灯,到今年已是第二十二届了。
本届灯会邀请苏州灯彩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团队,制作“最正源”的苏州灯彩。大型灯彩组合景《玉兔迎春》放置古胥门广场,6只憨态可掬的生肖兔带给苏州市民最美好的祈福祝愿。在广场中心搭建长16米宽5米左右的《前“兔”似锦》“星光长廊”,用不同颜色、造型的灯笼高低错落悬挂在长廊内,犹如漫步星光大道。
活动时间:年1月19日-2月5日
活动地点:古胥门广场
斜塘老街
斜塘老街年新春灯展,也早在元旦亮灯。
本次新春灯展以“自然有生趣”为设计主题,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灯彩,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意核心,通过青绿山水和古典诗词营造场景氛围,共展出主景灯七组,还有各种各样的氛围装饰花灯近千盏。
活动时间:年1月1日-2月5日
活动地点:斜塘老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xsjj/1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