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相关传说 >> 创意美食元宵的前世今生
美食,创意中最接地气的领域
中华美食历史源远流长,时令节气美食创意层出不穷
元宵节吃元宵,不妨来聊聊老传统,吃吃新创意
老话儿说的好“没出十五就不算过完年”在过年期间除了大年初一的春节以外最热闹的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就请列位看官跟随小编来瞧一瞧元宵的前世今生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的「前世」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都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团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玉米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到了近代关于元宵还有一段小插曲,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
因“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元宵的「今生」列位看官了解了元宵的前世,下面小编再带您从古代穿越回来尝一尝各地不同风味的元宵,总的来说北方地区大都称之为“元宵”,而南方称之为“汤圆”和“汤团”。
北京元宵
将核桃仁、金糕丁与面粉、白糖、瓜子仁一起放入盆中加入适量凉水拌成馅,再制成五分见方的馅块,放在通风处晾二十四小时。将馅块过凉水,放入糯米面中滚动,再在凉水中蘸一下放入糯米面中滚动,如此四到六次,使糯米面全都沾在馅块上,并且表面圆滑,磕碰不裂,即成元宵。
成都赖汤圆
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
上海酒酿汤圆
在醪糟酒中煮入特制的无馅小汤圆,或者再加入鸡蛋,就可以制作成为味道甜美可口的酒酿汤圆,这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夜宵,常流行在南方地区,但要注意的是过多食用酒酿汤圆容易上火,如果身体本来在节假期间已有上火情况,就要浅尝辄止了。
南京雨花石汤圆
“雨花石汤圆”是一款创新的潮州小食,它的构思十分奇特,在汤圆的糯米皮中加入可可粉,使包起来的汤圆呈现条理清晰的雨花石石纹,在制法上又继承“鸭母捻”的特点,采用四种汤圆馅,不同馅在汤圆上均做有记号。一品尝做成雨花石形状的潮州汤圆,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领略石文化和食文化最高境界的感觉,堪称汤圆中的精品。
广东四式汤圆
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4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4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4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4种味道各异。
港式够姜汤圆
“够姜汤圆”的名号蒙倒不少人。它的糖水以姜汁熬制,清淡透彻,但鲜辣的姜味似乎嵌到了薄皮的汤圆里,而一咬开,内馅里自磨的芝麻蓉便肆意流出。
台湾菜肉汤圆
在遍地是甜味汤圆的情况下,菜肉汤圆这种咸口味的便显得物以稀为贵。所谓的菜肉汤圆,无非用的是类似于饺子的馅料。比如猪肉、姜末、芹菜、春笋等等,将其腌好搅拌均匀,做成馅,再和面团一起,做成汤圆,其为咸香爽口,且有粘性,别有一番风味。实际上,肉汤圆是福建一带的特色小吃,和燕丸一样,都是用面裹着馅料,口感稍有不同。
创意汤圆
元宵节作为中国全民化、平民化的传统节日,其团圆意味及吃汤圆的民俗也广为流传。近年来,汤圆制作工艺也逐渐加入新元素,与西方流行节日相融合,以此来扩大节日内涵,吸引以外来文化为时尚的年轻一代及在华外籍友人,汤圆、元宵也随着中西方文化融合、国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逐渐引入了更多元素的创意做法,广受人们喜爱。
主题
爱
汤圆
年元宵节将至,不久后,西方情人节也如约而至。商家为吸引年轻人、恋爱群体、脱单群体的兴趣和购买力,推出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汤圆,如象征爱情、浪漫的玫瑰花汤圆、巧克力汤圆。中国元宵节与外国情人节的交融,印证了中华文明善于融合吸收的特点,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延续,更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玫瑰花汤圆
以糯米粉80g,面粉15g,玫瑰花11颗为主料,以桂圆,薄荷叶,冰糖,月桂花2颗,山楂5片为辅料等制作而成。汤圆与玫瑰是文化碰撞,更是文明融合,既有中国传统务实的方式,又有西方浪漫唯美的办法。
巧可力汤圆
巧克力汤圆以汤圆粉、巧克力为主料,制作方法同传统汤圆无异,并不需要特别技巧。从文化载体来看,巧克力汤圆的制作比较简单,几乎每个人都可DIY完成,而巧克力则对商家的依赖程度更高,相比之下,巧克力汤圆以其制作工艺简单、节日氛围更能吸引年轻人以此表达爱意。
蓝莓汤圆
先用水化开糯米粉,再掐下一小团糯米团。把这个糯米团揉成一个球体,再在它的中间掏一个洞。之后,用勺子舀几勺蓝莓果酱放入一个碗中。在碗中加入极其少量的开水,并搅拌均匀,使其变得更加柔软。(一般搅拌蓝莓果酱的时候不用加入白糖。因为蓝莓果酱非常甜,加入了白糖反而吃起来会太腻。)会在糯米团的洞中加入适量搅拌好的蓝莓果酱,蓝莓汤圆即做成。
什锦水果汤圆
水果汤圆属于甜点菜谱,主要原料是汤圆;工艺是拌,制作简单,色泽鲜艳,既开眼又开胃,是元宵节小资们的最爱!汤圆、火龙果、草莓、菠萝蜜、芒果、蜂蜜、淀粉。准备:将火龙果、菠萝蜜、芒果切丁,草莓对半切开就可。水果汤圆口感酸甜、富含维生素、颜值高,既能满足小朋友易消化、女性朋友健康瘦身的需求,又能满足中老年人低糖的需求,实为各年龄段人群必备节日佳品。好了
今儿个小编就为列位看官介绍到这儿了。
今年的元宵准备好了吗?
没准不久的将来,大家能看到馅料和造型更加丰富的创意元宵。
最后给大家拜个晚年。
新的一年好好投入工作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