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相关传说 >> 跑者身在海外ldquo跑遍中国
编者按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扮演各式各样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开放、变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斜杠青年。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这样的一位姑娘,当马拉松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当兴趣变成热爱,她拥有了一个关于自己的奥运会梦想。
愿每一个追梦人,都能得愿以偿,愿追梦路上不孤单。
身在海外“跑遍中国”!渴望穿上中国队战袍的科学家刘子扬
去年元宵节前,大洋彼岸的西雅图,中国田径队的中长跑姑娘们参加了一场室内赛。在异国他乡比赛,姑娘们却听到了震耳的“加油”二字——观众里,有中国队的铁杆粉丝刘子杨,她在当地工作、生活。
赛后,刘子杨与中国队姑娘们合了张影,并且说道:“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穿上这身红色战袍。昂起头,展翅飞。”她并非“痴人说梦”,因为她是中国第一位达标奥运的业余跑者,哪怕她的真实身份是——科学家。
奥运达标
东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的成绩“门槛”是2小时29分30秒,但除此之外,还另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在金标路跑赛事上跻身前五名。
去年12月的广州马拉松,万里迢迢参赛的刘子杨跑了2小时40分30秒,恰好收获第五名,她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位达标奥运的业余跑者。
这个第五名,何其不易。她手表的GPS信号漂移,导致前半程配速错乱。后半程,她拼命追赶,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排名情况,直至终点前1公里,还排在第六的位置。最后关头,她加足马力,终于第五个撞线。
而更不易的是这条“参赛之路”——刘子杨定居西雅图,她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实验室的研究员,主要从事老龄化相关的科研工作。为了回国参赛,她要先请假,短短一周时间往返,飞越一万多公里……因为是纯业余的跑者,没有受邀精英选手的待遇,更没什么保障可言,一切的细节,都需她独自搞定。
疫情之下
虽然她在去年的广马上达到了奥运会标准,但按照中国田协的安排,马拉松项目还要在今年3月举行预选赛。然而,一场疫情,让比赛按下了暂停键。
这段时间,刘子杨训练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更扎实了。“因为没有大型比赛,目前情况也不适合回国参赛,这反而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系统训练,可以补补短板。我的短板是速度,这一段提升了不少。”刘子杨说。
今年夏天,刘子杨参加了“短距离”俱乐部的自测赛,米、米,还有半程马拉松,成绩全部有所提高——米跑了17分06秒,把PB提升了30多秒;半马也提了2分半(1:16:07)并且还是在马拉松训练周期没有减量的情况下创造的。
更让她开心的是,“跑遍中国”活动问世了。她第一时间下载了APP,然后尝试了一把中国的线上赛。能够在大洋彼岸“跑遍中国”,她欣喜不已,“这个活动很好,可以督促大家持续训练自我检测。赛事也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训练周期选择比赛又不受地域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
11月7日,刘子扬通过数字心动APP参与了跑遍中国-点亮天门线上马拉松赛,半马,她的净成绩为01:16:51。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一场湖北的马拉松赛事,是刘子扬向武汉这座英雄城市致敬的方式。
一路走来
刘子杨生于天津,从小活泼好动,但并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对于体育,她却超级喜爱,在奥运期间熬夜看比赛给中国健儿加油更是家常便饭。
年,刘子杨前往美国攻读研究生。出国前,美剧《老友记》里经常出现的公园跑步场景,是她对美国的深刻印象之一。
抵达美国,为缓解学习压力,再加上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大都有跑步的习惯,于是她也开始了晨跑。最开始时,她走走跑跑,完全就是跑步小白,后来逐渐养成习惯。一年之后,她参加了第一场马拉松。这之后,她的跑步生涯越来越“明亮”。
年,她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跑了2小时57分41秒,收获第名,这是她人生第一次“破三”。同年年底,刚刚博士毕业的她搬到西雅图,一来就在零下的气温里,赢得了西雅图马拉松的桂冠——2小时57分30秒的成绩领先第二名12分钟之多。当地报纸以“blewawaythe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xgcs/1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