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相关传说 >> 你知道吗今天下元节
馅是秋风皮是诗,情濡香糯意犹痴。
杆头旗飐红尘梦,应是三官眷顾时。
本周日就是下元节,大家知道吗?
下元节作为“三元节”之一,知名度远不如它的“同胞兄弟”上元节与中元节,但其寓意丰富。
上元佳节即为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中元节俗称鬼节,下元节则是古代的“消灾日”,正如诗歌中所描述的那样,三官眷顾,下元节祭祀先祖祈求神明消灾解厄。
大家可能会疑惑三官是谁?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民间宗教信仰之一,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属于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相传,三官每年都要考察人间善恶,他们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来到人间,但司职略有不同。
三官司职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降福泽于人间
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赦罪,赦免亡灵罪过
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解厄,为百姓消灾解祸
作为对上天的回应,下元节的习俗往往围绕“解厄”展开,小知通过“一框式检索”在知网首页输入检索词“下元节”,很快找到有关下元节的风俗习惯。下元节民俗活动一、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可以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二、享祭祖先
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清明节是以家族为单位来祭祖,中元节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祭祖,而下元节往往是以民族为单位来祭祖,华夏民族要在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场面宏大、庄严、神圣,看上一眼,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三、祈愿神灵
从祭祀内容来看,下元节融入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大家会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四、吃节令食品
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正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下元节这天,大家可以通过吃节令美食、纪念先祖来度过这个传统节日!
其实下元节在过去十分隆重,但随着时间流逝,到如今渐渐被大家忘却。
许多优秀的民俗节日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也很难被大家发现,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将其展现出来。
小知在知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中追踪民族文化的足迹,诵读经典,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历史积淀带给我们的醇厚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在国家文化和教育主管机构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政策背景下,基于传统文化知识专业研究者和普通大众读者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需求特点,系统梳理了中国历史中延续传承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从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科技文化、器物文化四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深度解读,构建了内容权威、体系完整的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中还设立了阅读空间、活动推荐、趣味答题三个栏目,科研学习的同时,打造内容权威、体系完整、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多终端应用的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和推广传播平台。
在这里,我们可以随时赏阅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观览中华民族的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神话传说等礼仪风俗,查看传统节日、古代发明等科技文化,观摩传统器具、工艺、建筑独特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汇聚传统文化百科知识,获取内容更加便捷,它能够:
1)直接检索精准定位所需要知识
2)基于知识体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3)全方位多角度阐释内容,全面深入掌握文化知识
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韵味与趣味十足的画面,有没有想要点进去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