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相关传说 >> 明日元宵元宵里的养生秘密,藏着满满干货
《说文解字》里有:「元,为始;宵,为夜」。
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正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也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征著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谜,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出处之平定战乱
元宵来历除了佛教东传与民间神话传说之外,还有历史传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少不了吃汤圆或元宵,用糯米粉制成的汤圆、元宵固然可口,可吃多了并不易于消化。儿童、老人、老胃病或肝病患者等平时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以及大病初愈的人士都不宜多食。
汤圆的含糖量特别高,适当吃能增加胃肠动力,吃太多却会减缓胃肠蠕动力,招致打嗝、胀气、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搭配一些辛味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可平衡汤圆带来的“滞缓”作用,减轻对脾胃的伤害。爽口解腻的蒜泥茄子、洋葱拌白萝卜片等,是不错的搭配选择。建议体质较弱的人群,必要时服用些健脾养胃的中药或中成药,防患于未然。
可以在家自行煎煮“消食健脾茶”:买中药材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陈皮、太子参各10克,熬水喝。药店有售的一些经典中成药,也能起到消食导滞的作用,如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健脾丸、木香槟榔丸等。
元宵节少不了汤圆,也少不了趣味的灯谜,为您准备了一些中医类趣味灯谜,考验您的脑筋急转弯~
1.百两银子买张皮2.牧童
3.寒冬腊月纸糊窗 4.药铺关门
5.举国同庆 6.月中神树
7.红色顾问 8.五月初五
9.苦熬三九 10.人工育珠
11.骨科医生12.天府之宝
13.酸咸苦甘辛14.如来的巴掌
15.老寿星16.千年狐裘
17.心心相印18.自由自在
19.绿林好汉20.儿童节放假
谜底揭晓:1.(桂皮)2.(牵牛子)3.(防风)4.(没药)5.(合欢)6.(桂枝)7.(丹参)8.(半夏)9.(忍冬)10.(附子)11.(续断)12.(川贝)13.(五味子)14.(佛手)15.(千年健)16.(陈皮)17.(莲心)18.(逍遥散)19.(草蔻)20.(六一散)
借此元宵来临之际,也愿大家:
人圆,事圆,团团圆圆;
人缘,福缘,缘缘不断;
情愿,心愿,愿愿随心!
掌握科技链接未来平等尊重开放包容共生共赢1.本文章内附所有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描述或其他资料,仅供参考或识别之用,部分图片和数据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发布者删除。2.相关内容如有更新,请以最新资料内容为准。文章好看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