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相关传说 >> 欢度元宵ldquo云rdquo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元宵团圆,八方来庆
八方学子在各地庆元宵
“云”团聚,心团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的元宵习俗吧~
在泉州,过元宵节是会有许多的活动,比如:赏花灯,看大戏,踩街,游灯,烟花等等。泉州人还有元宵吃“润菜饼”的习惯。它有点儿像春卷,吃的方法也有点儿像北京烤鸭。需要吃的人自己根据口味包制包好后入口,大小以及包的料均由自己决定。料的种类也是丰富多样。并没有笃定地配方,是根据自家口味而制作的,有海苔、豆干、卤肉、胡萝卜、香菇、米粉等等。
(福建泉州19级肖翠滢投稿)
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在江南一些地区,有投放许愿瓶,漂流荷花灯的习俗。
当地人制作许愿瓶、河灯,把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放进其中,投放在河上,表示送走疾病灾祸,迎来幸福安康。“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
今朝花好月圆,携手共放花灯。河堤花灯微透,承载眷眷情意。祈佑喜乐安康,年年平安顺遂。
(浙江嘉兴20级王佳钰投稿)
泰宁大源傩舞起于唐末,原叫“和藩舞”,是一种宫廷舞蹈,经千年传承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正月十五,傩舞从田野间跳进家家户户,给各家各户送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福建泰宁19级戴雨欣投稿)
“油炬走境”是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海沧社区、古楼农场、囷瑶村等村庄民众庆祝元宵佳节的独特方式,也是一项极具观赏价值的民俗活动。这项习俗在年底列入厦门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每年的元宵节,民众手持燃烧的油炬,与舞龙、舞狮、锣鼓乐队等阵头组成走境队伍,像一条火龙沿着村庄蜿蜒游动,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油炬走境”相传源自汉代,当时就有民众举着油炬,在乡间田野驱赶虫兽,祈祷获得收成,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用于走境的“油炬”是将一根三米见长的竹竿,从上端十字破开后,绑上草纸,再将花生油浇在纸上点燃即可。
(福建厦门19级颜龙杰投稿)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在河南焦作,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河南焦作20级李佳投稿)
元宵相聚,团团圆圆
八方书院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点击查看▼
防疫小贴士现在还处于疫情防控阶段,外出过元宵的同学们注意做好疫情防护,出门戴口罩,避免前往人流量多的地方,保护好自己!
(点击展开祝福)END
来源
八方书院
编辑
八方宣传中心徐琳
责编
王泽平
校审
陈梦烨
终审
陈梦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