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回宋朝过元宵节

发布时间:2017-6-22 20:36:44   点击数:

如果我有机会穿越回古代待一天,只有一天,我肯定会选择在元宵节的夜里回宋朝。

很多人迷恋万种风流、恣意繁华的盛唐,我却越来越对宋感兴趣。宋是一个因矛盾而迷人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活跃背后,是军事政治的软弱无力。表面上一派欣欣向荣熙熙攘攘的景象,其实虚浮如窗纸上投下的花影。那花影也不是雍容的牡丹,而是清瘦的梅,是陆游笔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韵致。

唐朝那自由开放甚至于略显野性的风气之下,女性所拥有的自由,高到一个此前此后的封建社会都难以超越的程度。而到了宋,束缚在女子身上的枷锁越来越沉重。宋朝的美人已经不能像数百年前那样,一袭轻纱酥胸半露,满头华贵妩媚十分;她们似乎只能徘徊在自家小院,西风卷帘轻起处,与一地黄花比憔悴。

唯有元宵节是不寻常的。岁岁年年,三百六十五又三百六十五日,这一天和往常的每一天都不同。通宵不禁,数夜花灯,万人空巷,笑语沸腾。名门侯府家家扎起灯棚,供百戏艺人一展风采,市镇中心搭起“鳌山”,人们点起“社火”跳舞。《东京梦华录》描写过那一天的东京——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时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

更难得的是,元宵夜,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们可以结伴出门赏花灯。这对于她们来说,是怎样一种转瞬即逝又珍贵无比的自由?现代思想解放双脚自由的我们已经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平淡的节日,对宋代女子而言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有人说元宵节才是古代的情人节,或许是有些道理的。欧阳修写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没有人知道这是真实经历还是诗家戏言,但那种现代已经难以寻觅的微妙与缠绵,总归是烙印在了每个读者的心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默念着这两句诗,眼前仿佛都能浮现半明半暗的昼夜之交,残存的夕照,与初升的月亮,交相照耀着回春时节款摆的嫩柳;当然,还有只属于恋人的脉脉眼波,轻言细语。

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则更经典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流传得太广,以至于人们都忽视了那是怎样于无声处极致惊艳的画面。在“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都黯淡消逝之后,稀稀落落几点灯火间,还有那么个人在等着。辛弃疾是豪放派的大家,最震撼我的却是这首婉约词,是这讲千百度寻觅过后,低首回身的一句话。千古有情人毕生的心愿,也不过如此而已。

当我们抱怨愤恨雾霾、堵车和房价的时候,某个异想天开的时刻会怀念古代。但是,大概没有现代人能够真正忍受,像穿越剧里那样回到千年前,一耽就是一辈子。我想回宋朝过元宵节,不过是想在那一日、那一时,站在鼎沸人群里,璀璨花灯间,一会儿就好,第二天继续回到我读书上课码论文的单调生活里去。这也能算是某一种“生活在别处”,只是不可能完成的一种。

那些宋朝的女子,不知道是不是多少也怀着“生活在别处”的心情,行走在那个焕然一新的,“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世界里?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往今来,很多事情其实是一样的。









































白癜风吃什么药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fsxg/72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