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难忘的付氏家族节日盛典元宵节采莲船踩高

发布时间:2020-10-23 14:56:35   点击数:
许多年前,我们还没有长大,儿时的回忆总是让人念念不忘,总是让人一到节日就特别怀念。记得那个时候的我们过元宵节,从正月十三之前开始,付氏族人们就全部到位了,已经开始在筹备我们付氏节日的盛典了。锣鼓家练早已经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购买莲船用的材料和踩高跷穿的衣服以及一切所需要用的物质,我们能回想到那个时候的场景,到了正月十几的晚上,我们的小伙伴开始在这个时候的晚上带着锣鼓巡逻了,一来是告诉大伙,我们的节日盛典即将开始,二来是为了彩排,在盛典之前多加熟悉锣鼓的节奏,还有一个原因,原来一到这个时候,村子里的东西特别容易丢失,所以打锣鼓巡逻来告诉这些不速之客,远离我们村子。在我印象里以来锣鼓家练玩得最顺手的就是那几位伙伴,因为他们几位打得相当好,所以在每年这个节日这一套家练一定会选择让他们几位来掌手。虽然我们打得没这几位好,但是最动听的还是那一个节奏:咚、咚锵、咚咚咚锵,咚咚咚锵、咚咚咚锵咚咚锵……在一切物质购买归位之后,我们祭拜完神灵,就要开始扎船了,我记得我们的莲船非常漂亮,顶棚像亭楼,四根立柱,四根彩带斜拉船头船尾,它不像一般普通连船那么单调,我们的莲船在当时扎完之后没有哪一个人说不漂亮的,可惜的是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电子设备来记录保存。五彩缤纷的各种彩纸包围着船身,在太阳下五光十色,在夜间钨丝灯照射下更是闪闪发光,到了正月十四我们就开始正式玩了,在我们这里采船的一般来讲应该是新进门的媳妇来采船,或者是年轻的小伙子来采船。那么在此之前会化上一个非常漂亮的淡妆,然后撑船的手持一彩棍,船尾搭配一个丑角,我们再来说一下这三位主角,采船这位主角主要负责采船,撑船的这一位一定得有些口才的人才能负此重任,因为每到一家一户,都要说不一样的彩词,看见什么说什么,但是要说非常好听的彩词。再来说丑角,在我认为最累的最有技术性的就是丑角,丑角不仅要做出各种非常幽默的动作之外,还得来营造全场的气氛,一边要不停地跑动,一边还要做出各种幽默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体力差点的还不行。所以在我看来丑角最含有技术性,也最累。莲船是用竹篾支起的骨架,外表用各种彩纸糊裱,除了造型得美观之外,重量还得尽量控制轻,因为采船的主角在跑动时还是得用手提着船,虽然船的两船舷可以用丝带系在腰间提起,但是在移动的时候还是得靠双手提着。那时的热闹场景可以说比过年还热闹还盛大,只可惜我们多年没有再见了,现在也只能靠着脑海的那一点记忆回想用文字方式来叙述。而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上庙,我们付氏宗祠也就是我们最先的庙,我听上辈讲起,当时的宗祠香火旺盛,造型豪华,就是在这附近也是相当好的,后来由于多种原因而逐渐失去了原本该有的美观和华丽。但这些至始至终从未在我们付氏族人的脑海里忘掉,对于我们这些后生来讲,我们从未看见过长辈说的那种华丽,原来留下的那种魂和气派是我们无法能想象到的。所以我们付氏宗祠或者说这个庙一直是我们后生们永远藏在心中的一个迷。莲船上庙是前所未有的热闹场景,我们付氏族人无论男女老少浩浩荡荡地携手向庙里走去,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的响声让人在这一刻可以忘掉所有一切不愉快的事,而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除了笑声就是快乐的吆喝声。还记得我们曾经的莲船喝词:划龙船勒,哟哟!新年大发勒,呀嚯嘿!欢歌笑语勒,呀歪子哟!恭喜发财嘞,划着……………在撑船人的带动中,他喊头句,我们接尾句,随后锣鼓家练来伴奏,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配合得天衣无缝,我记得当时很多外来的人都是包车来看我们采莲船。

我们这批八零后和九零后的算是看见了一个尾声,至于零零后的我想应该没有见过那时的热闹场景,如果当时我有现在的记录设备,我一定会做一个视频来永存让我们的下一辈欣赏我们曾经的盛典。

也许很多朋友知道,对于元宵节日肯定不止这一样活动,我想说,肯定还有了,既然是要勾起童年的回忆,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往下慢慢看了。

图中的大家都知道,这是踩高跷,但我们高跷难度系数可要比这更加难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高跷不是矮的,当时高跷的高度我不知道,也没量过,这样说吧,踩上高跷之后,如果你想歇一会,你得靠平房顶的瓦来坐着歇一会,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高跷有多高。

踩高跷和踩莲船是在一起的,交叉进行,高跷的主角门的服饰都是古代式的,道具为竹笛,但竹笛上面会串着铜钱,在摇晃的时候会发出响声,这种摇晃不是说拿着乱摇,那可是有节奏的在身上进行轻轻拍打。

我们付氏族人当时基本上都会踩高跷,我记得我第一次上高跷,在地上坐着绑,他们都笑我你坐这么低待会绑好了怎么起来呢?得坐高点,后来跑到一个一个比较矮的平房顶让下面的人帮我绑好之后再一边站一个人扶我起来才行,第一次我摔下来了,还好在草垛旁边,摔倒上面眼看快顺着草垛掉下来一把抓住了稻草堆上的稻草才免于第一次的硬摔。

后来渐渐地才让身边的人松手行走了,但不是真正的踩,如果换做是正式玩的时候我想我也不敢独自在人群当中穿梭了,毕竟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很小。基本上真正踩的是我们的上一辈或者比我们年龄大的哥哥姐姐们踩。

说真的,我们已经多年不见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想再来一次,再看看这种热闹的场景,然后用最美的方式来记录好好保存下来,在闲暇之余打开看看,也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那时候的每一年在这三四天基本上是夜夜通宵的玩,高兴得睡不着,比过年时还开心。有好吃的,好玩得,还有一起的小伙伴们天天在一起,别提有多开心了。

各家各户还会这几天煮上汤圆来应个节气,那个时候的汤圆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直接买。当时吃上汤圆都是纯手工自己在家里做的,里面也就是一点红糖,哪有什么现在的豆沙,那个时候都不知道豆沙是什么。

只要吃上圆圆的甜甜的汤圆就十分开心了,而今天说起的这个传统节日,我再仔细一想都忘记有多少年没有像原来那么热闹了。可怜的是后来的一辈们和现在的一辈们也许再也不会看见了,至少曾经我们这辈还看到过,现在我只会为这些小的一辈感到惋惜了,而且我们这一辈也非常想能再看到那种热闹场景。

付氏的盛典,就像曾经那个看着慢慢失去年轻貌美的姑娘,让大家时刻在心里默默回想。

年少的开心是可以寂静的,而在长大以后的岁月里,永远走在少了你的风景里。

我们静静的看着天空,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才发现曾经的美已经渐渐老去。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回忆是过去的美丽,就像匆匆而去的人生中甜蜜的溪流,总是醇醇熟睡的安静,心中的秘密。

时光犹如一条奔涌不息的洪流,一去不复返,甚至我们还来不及阅读和回顾,它已滚滚而去,留给咱们的只有不尽的怀想和一声叹息。

七彩寒枫

喜欢作者就支持一下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bjj/113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