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活动 >> 看古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过完元宵节,春节就算是正式过完了
悄悄问一句,这次元宵节你准备怎么过呢?估计今年大家都是独自在家吃着元宵,看着自己的朋友圈,羡慕你们享受各种现代的炫酷过节方式,用“眼睛”过节啦!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过节的吧!
?
说起这古代的元宵节,真的比现在有意思多了,古人也比你想象的要会玩儿
元宵节正式形成于汉代,正月十五那天从黄昏开始,便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太一神、燃灯表佛”通宵达旦,再加上夜晚常有流星划过祠坛之上,那场景别提多美了!自此之后,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正式形成。
?
元宵节除了祭祀之外,古人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活动,今天就整理了一份“古人元宵节活动”大全,看完之后让自诩现代人都自叹不如,古人真的是太会玩了!
习俗一:宋代·吃元宵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啦!不过,吃元宵是从宋代才开始流行的,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现代,元宵渐渐被“汤圆”取代,只有很少一部分老人才会选择小小的“元宵”。
习俗二:隋唐·闹花灯
元宵节闹花灯这个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开始盛行,才慢慢沿袭传于后世。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黄,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
习俗三:春秋·猜灯谜
元宵节有闹花灯的习俗,“猜灯谜”自然也不能少啦!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当时还有富贵人家会给灯谜挂上“彩头”,答对有银两奖励呢!
习俗四:明代耍龙灯、放烟火
耍龙灯也称“龙灯舞”,汉代就已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耍法。不过,因明代时元宵节是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八,加上经过唐宋的发展,明代元宵节耍龙灯也不再局限于贵族,还增加了耍狮子。正月十五耍龙灯,代表的是气势,一年红火!还有放烟火,大街小巷鼓吹弹唱,挤挤杂杂,通宵以乐。
习俗五:清代·放冰灯
满族入主中原的清代,对汉族的元宵活动也全盘接收啦,不过清代放灯时间仅有五夜,只有十五夜才算正节放灯。在清代的元宵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放冰灯”,带有浓浓的民族特色,北京当时有能工巧匠制作冰灯,“结冰为器,裁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
此外,古代的元宵节还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活动,像《清嘉录》描写灯节的诗中就有:“看残烛火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是桥。”古代元宵节这一天,真是热闹非凡呀!
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元宵节也是古代的“情人节”,在传统社会年轻女孩在平时是不允许出门的,只有在节日才会约上三五好友结伴游玩,宋代欧阳修写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形容的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不少未婚男女就借着赏花灯,顺便为自己物色心上人,写点小情诗!
我们看古人的元宵节是不是很丰富呢!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