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活动 >> 年兜那些事儿又到一年元宵时,闹完元宵
如果说
“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那么
过了“元宵节”
“年”就算过完了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
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就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惠安的元宵节素有“上元小年兜”之称是紧跟在初九拜天公之后的又一个节日高潮为春节画上圆满的句号元宵节看花灯
古往今来有大量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也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词“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悉古代的元宵节游园会正是才子佳人认识彼此、展露才华的地方早前在这月圆之日各家张灯结彩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门口挂上花灯,并且要在花灯上题诗所题诗句还须与自己从事的职业相关联读花灯上的诗,便能了解一户人家。闽南元宵灯节始于唐朝,盛于宋代闹花灯的场面轰轰烈烈,冠绝天下明人谢肇就曾感叹:“天下上元,花灼之盛,无逾闽中”闽南元宵节“灯火满市井”的场景蔚为壮观惠安的元宵节除了看花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食俗就是吃元宵在惠安人们正月十五吃的元宵圆和其他许多地方捏制而成的汤圆不同是一遍遍地在糯米粉盆中“滚”出来的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滚”出来的“上元圆”闽南元宵圆源自南宋,寓意一家团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闽南百姓吃元宵圆的习俗已沿袭千年。
传说南宋时,泉州有一位太守名叫真清秀。有一年的上元节(元宵节),他上街游赏,心中却记挂一些出外行船的人。原来,这一年外国人的船来泉,卸货时,几个船员水土不服手脚发软,太守便叫林圆等几个泉州人上船帮忙。
太守来到林家,见林圆的母亲在家门口摆了小摊卖圆仔汤,其盼望一家团圆的急迫心情一下感染了他。太守过意不去,说:“林圆行船无法回来过年,实属下官之过!”林家人赶紧请他坐下吃圆仔汤。
林圆的母亲说:“我儿行船出外,给泉州带来好名声,一时回不来不要紧。”太守听后,感叹林母通情达理,而林圆则是泉州的好男儿,于是题对联“泉郡千秋庆,林家上元圆”,由此,林家卖的圆仔就叫上元圆(元宵圆)。
过了一些时日,林圆平安回来,一家团圆。这个故事传开后,闽南人便逐渐养成在元宵节吃上一碗元宵圆的习俗。
虽然疫情让节日少了些年味过完了元宵节这个年就算正式过完了今年元宵夜,你是如何过元宵的呢?不妨在留言板与我们分享哦“闹完元宵,好好探呷”
小编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