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活动 >> 文末有福利元宵节吃什么好除了汤圆,居
大家好,我是所长
今天这篇文章的阅读时间大概为10min-12min,讲的是全国各地关于元宵节的风俗传统。倘若你没有兴趣,可以直接跳至文末领取福利。
今天是新年的最后一天,按照惯例先
说起元宵节
那必须吃汤(yuan)圆(xiao)
但是在吃之前你有没有想过:
端午节吃粽子放假了;
中秋节吃月饼放假了;
元宵节吃汤圆不放假。
OK,Fine。不放假可以忍,但又制造出一种很不友好的说法,就真的不能忍了。
上元节(元宵节),才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来源/《大明宫词》
有些自媒体一再强调今天的元宵节,才是正儿八经的中国情人节。
它们的文案通常会是这样:
「一个人去猜灯谜,未免也太孤单了吧」
「月上柳梢头,谁约黄昏后」
「元宵节还一个人,你活该一辈子单身」
今晚的夜空烟花在炸裂,今晚的地面情侣在接吻,今晚的单身狗哀嚎遍野。
别慌,世上排在谈情说爱之前的东西海了去了,比如“食色性也”的“食”。
今天如果你没有约会的话,就跟着所长一览中华大地上元宵百色
每逢佳节,中国人总喜欢吃些蕴含着深意的食物来表达对于节日的尊重和热情。
身材滚圆的料理,素来备受青睐,比如寿桃包,比如饺子,比如元宵,比如汤圆。
这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具象化的表现,它传承千年,不仅代表历史,也终将代表未来。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王磐——《古蟾宫·元宵》
元宵丨“滚”出来的美好
将馅料切成小块,蘸水后,翻身滚入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在面与水的不断加持下,立方体的馅料相互撞击,一点点变成圆头圆脑的小可爱。
滚出来的元宵皮薄而干,入锅在沸水中欢舞,表层的糯米粉搅浑了汤,在其膨大软糯之时,汤也成了乳白色的糊,深得信奉“原汤化原食”的北方人欢心。
所以,北方的元宵节多为吃为元宵。
花样百出的馅料是元宵对食客最大的诚意。无论是传统的五仁、豆沙、芝麻、枣泥,还是新晋的蓝莓、抹茶、紫米、钙奶,总能找到食客买单。
但上面这些吃法都只道是寻常,无论是糯米面,还是黄米面,只一味地用水煮难免会腻。聪明的国人,一拍大腿,“炸”,我用油炸。
唐宋时期,中国人便开始食用“油锤”和“焦锤”,若再给元宵穿件糖衣,做成水晶丸的模样逐个摆开,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
烈火烹油,万物都可入锅炸一炸。
来源/魔都吃货小分队
与糖厮混的元宵,格外可爱。不过拔丝并不是元宵的专利,汤圆也一样可以。
来源/菜菜美食日记
汤圆丨“包”起来的吉祥
纵观中国,咸、甜、荤、素皆成汤圆。
无论是贵州兴义鸡肉汤圆的咸鲜,还是苏州五色汤圆的浪漫,抑或是宁波猪油汤圆的滑糯,潮汕四式汤圆的丰富;
又或者四川彭水心肺汤圆的重口,云南镇雄三角形汤圆的别致,常州酒酿汤圆的酒香…
都刷新并丰富着汤圆的可能性。
素来喜爱糯米制品,又嗜酸辣的苗族人吃起汤圆来,颇为独特。炸好的汤圆入锅,与酸菜同炒,再放辣椒香菜调味的吃法,足以让北方人目瞪口呆。
好在汤圆的吃法也不尽然如此生猛,还有花香椰蓉元宵串的浪漫清新。
虽名叫元宵,但做法却更加汤圆。面团搓成小圆子煮沸,放入冷水冲洗沥干水分,在椰蓉中一滚,用竹签串起,堪称汤圆中的颜值担当。
包出来的汤圆比之滚出来的元宵,口感要更加细腻和丰富。
“和”好“醒”透的糯米面与各种拌好的馅料是汤圆与元宵口感差异的关键所在。
含水量充足的汤圆表皮光滑发亮,但不易保存,速冻工艺的出现让它们得以进入千家万户。
也正因如此,北元宵、南汤圆的一刀切分法,就有点不那么准确了。
饺子丨“裹”进去的祝福
当然,说到皮包馅儿,入水煮的节食,那就少不了饺子的倩影。
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因自古不产稻米,麦子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主食的来源。到了元宵节,饺子自然再一次以当仁不让之姿占据了餐桌C位。
过去,胶东就有春节吃四顿饺子的“硬性指标”。小年吃第一顿,年三十和大年初二各一顿,到了元宵,正月与饺子之约终于收官,吃完这一餐,年,可算过完了。
不过都年了,食材的丰富和交通的便利,让全国各地的餐桌开始无限接近。在青岛,早吃元宵,晚吃饺子的搭配一点也不违和。
其实把饺子和元宵平衡地如此之好的地方,也不止青岛,一日三餐能容纳的美食之多,给了国人太多的发挥空间。
「上灯圆子,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
传统的扬州元宵灯会要持续6天之久,正月十三上灯,家家户户吃汤圆,到了正月十八,面条承载着长寿顺遂之意来到餐桌,成为元宵食俗的一部分。
中国北方的很多地方,也有“上灯圆子(元宵),落灯面”的讲究。不过除了吃面条外,面还以很多形态参与着月圆之夜的狂欢。
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
——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
在陕西、山西和山东的一些农村至今仍留有点面灯的习俗。
面灯,一种元宵节面食,用面粉做成各种形式的灯盏,以食用油作燃料,多用谷物秸杆缠上棉花做灯芯,故又称棉花灯。
来源/网络
元宵节蒸好12盏形态多样的荞面灯盏,成为第二天人们的早餐首选。每盏面灯的边缘都会捏上精致的褶,12盏面灯代表一年12个月。若是闰年,则需多加一盏。
主妇会把面灯做成动物的形状。狗形的面灯点在门口看家护院,鱼形的放在水缸边,祈求财源顺水来,龙灯摆在粮食囤上,保佑新一年五谷丰登。
元宵茶丨“泡”出来的悠然
各地对元宵茶的定义并不相同。爱食面的陕西人在面汤里放入各类果蔬做成的元宵茶,并无固定食谱,家家户户所食皆为独一无二。
油茶泡麻花,关中人的执念。
来源/饭峰
而关中地区的部分人,则选择在元宵节的早晨油茶泡麻花,这种平时就广受欢迎的美食在元宵节更是如鱼得水,占领了不少关中胃。
一路向南,元宵茶与通常意义上的“茶”,在形态上更加接近了。
湖北的黄梅元宵茶,将洗净晾干的香菜切成碎末,撒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压实腌在瓷坛子里,配着炒熟微微捣碎的黄豆,冲入沸水的那一霎那,香菜和豆米的香气随着氤氲的水汽上升,勾得爱它的人魂不守舍。
福建的元宵茶,就更”茶”了。
“霞浦元宵茶”茶园多分布于群山环抱的山坞之中,终年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不仅味道清香浓郁,而且发芽早,芽眼饱满,色泽浓绿。
来源/网络
无论是元宵节采摘的,不经杀青揉捻,晾晒或文火干燥加工成半发酵白茶,还是霞浦元宵茶诱人的元宵绿,全都走出福建,进入了千万茶饮爱好者的茶杯。
糟羹丨“熬”出来的呵护
与元宵茶“茶、名”不一的神秘相比,糟羹堪称“羹如其名”,颇有乱炖的意思。
这种浙江台州的传统小吃,在元宵节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米粉、薯粉、藕粉皆可成为主料,调制后无论是加香肠、虾干、鲜蛏、肉丝,还是芥末、萝卜、油泡、米粉,切得细碎,入汤后不断朝同一方向搅拌,做起咸糟羹总是得宜。
嗜甜者则多以藕粉或薯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蜜饯,熬制一锅蜜意浓浓的羹汤,比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来,更多些节日的暖意和温情。
最后,来一组灯谜
不曾有黑夜(打一字)
宅女(打一字)
皇帝的衣服(打一字)
情若长久终会淡(打一字)
模样似头牛,实际却没头(打一字)
半山半水(打一字)
一心爱十四,两人并肩行(打一字)
淡说情话,情心空牵挂(打一字)
手无寸铁,空欢喜(打一字)
若把此字倒过来,稳坐第一不难猜(打一字)
厨房人类研究所特制的“买菜袋”免费送
它长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加上这样▼
在厨房人类研究所的后台
回复关键词“元宵节”
即可参与此次所长的“爱粉”活动
编辑/Der
排版/Der
图文/网络
问两个问题:
点好看了么?
星标我们了么?
FOLLOWME
立志成为,知名的美食自媒体小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