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活动 >> 元宵赏画年前的一次祥瑞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正月也叫元月,入夜又称为“宵”,而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最迟在唐代已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明代时甚至能放假十天。
公元年(“政和壬辰”)的元宵节前,汴梁城举办了五天五夜的盛大灯会,热闹非凡。正月十六清晨,街上的彩灯还未摘掉,刚起身的宋徽宗收到一个喜讯——汴京城上空云气飘浮,一群仙鹤飞绕于大内上空,聚集栖息在宣德门,争鸣和应,不肯离去。
在古代,祥云与仙禽都是吉祥和瑞应的代表。徽宗得此消息,甚是喜悦,于是欣然提笔,把这带有象征意义的奇景用半写生的方式描绘下来,之后又以瘦金体书法记录了创作此画的来龙去脉。一位帝王心中的祈愿与格局,尽在画中。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郁,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御制御画并书天下一人
《瑞鹤图》始终能够给观者一种另类和异样之感,其构图一改传统中国花鸟画的常规方法。画家将飞鹤布满天空,下绘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高妙的艺术水平下,亦蕴含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准确来说,这件作品不只是一幅画,它由两部分组成。绢面中央偏左的位置竖画一条墨线,右边绘画,左边题字。左边的题字书写得是瑞鹤绕城的这桩奇事,它也是右边的画面所表现的主题。题跋末尾写着“御制御画并书”,显然,从名义上来看,徽宗皇帝是想彰显整幅作品全都出自他的手笔,“御制”指皇帝亲自构思了左边的七言诗以及诗前的诗序,“御画”指皇帝亲笔画了右边的画面,“并书”指诗歌文字是皇帝亲笔所书。总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作品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一人所为。
?河南美术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