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湛江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川泥

发布时间:2022-4-10 9:28:06   点击数:
吴川泥塑类??别:传统美术申报地区:吴川市保护单位:吴川市文化馆历史渊源

吴川泥塑俗称“泥鬼”,塑制、展示、观赏泥塑,成为当地闹元宵一项盛大而独特的节日活动。吴川泥塑分布于吴川市梅菉城区及多个乡镇。

其起源有多种传说,一为唐末宋初,迁徙至此的佛山廖岭居民带来的石湾陶艺演变而来的。

另一种传说为,明朝初年,乡民不满皇帝派官吏四处选美,便于闹元宵时捏制泥塑,把皇帝、皇后形象塑得像鬼一般丑陋,并称为塑“泥鬼”。

工序

吴川泥塑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在搭制好的支架上,经上泥、塑形、细部精刻、整体修整、敷粉着色等工序而成。

着色以平涂为主,开面画眉多采用年画手法,色彩缤纷、光艳夺目。

吴川泥塑以人物造型为主,一般比例等人或稍大,有的甚至高达数米。泥塑制作速度很快,一件作品往往能在三五天内完成。

工匠们还能在特定环境中即兴塑制,如在水上制作“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在大榕树上制作“齐天大圣”,让群猴在树上坐蹲攀吊,生动有趣。吴川泥塑尤其擅长塑制成套的群像组合,如为雷州彩塑的“中国历代女名人系列”30尊;为广州彩塑的“中华历史人物系列”尊,造型传神,气势恢宏;为杭州塑制的《乾隆皇游大清谷》和为云南西双版纳塑制的《葫芦妈妈》等,宛如舞台上一个个戏剧场面,姿态逼真、形象生动。历史成就

吴川泥塑与吴川飘色、吴川花桥,被誉为吴川民间艺术的“三绝”。

吴川泥塑代表作之一《取经归来》,曾于年中国首届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并被北京师范大学辅仁美术学院作为教学范本珍藏。

吴川泥塑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仅梅菉城区就有多位泥塑艺人,每年元宵节塑制多套泥像,布满大街小巷,引得观者如潮,热闹非凡。近几年塑制工艺又有新的突破,出现了骑马对打、上下飞舞的高难度动态造型,有的还衬以灯光布景,并用音乐烘托,更具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年,吴川泥塑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欧景钦,男,年生(已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欧景钦从70年代起积极参与元宵节泥塑制作活动,年为中山市小榄菊花会制作水上彩塑、为吴川雕塑园制作吴川名人麦为仪,神话人物钟馗、铁拐李;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大赛金奖。其年获“湛江市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年获“湛江市民间工艺师”称号,年被评为吴川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简向东,男,年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三十多年来,他创作各种室内外雕塑余座,分布于湛江、广州、杭州和云南等地。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种美展,屡次获奖并被收藏。简向东年创作大型中华历史人物泥彩塑尊,年至年发起创建“吴川民间雕塑园”及在吴川举办“首届中国泥塑节”。长期以来,他培养了许多中青年泥塑艺徒,这些艺徒现在已成为传承和发展吴川泥塑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

欧武,男,年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欧武艺术衍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0岁起师承陈大旭、欧景钦老师学习捏泥塑并收为入室弟子,年至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高修班师从韦振中教授、陈永锵老师研习绘画,并得方楚雄老师悉心指导。身体力行肩负吴川泥塑传承工作,培养了大量学生。其本人技艺特点:善于灵活运用手指、掌、拳、手臂各部位,利用力量轻重、运动快慢、泥巴加减推移,形成独特的视觉、触觉效果,记录作者心情和想法;作品自由、大胆、率性、情感丰富,融入了吴川泥塑手法及学院派艺术雕塑手法,显得更具艺术欣赏性。

董建国,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董建国跟随吴川泥塑第二代传承人欧景钦、梁浩福、第三代传承人简向东等老师学习泥塑,不断提高泥塑制作水平。董建国善于吸纳百家之长,将学院派的长处融入民间技法,其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民间写实技法,又增加了许多新元素,使泥塑显得更加真实和充满生命力,体现了吴川泥塑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呼应的特点。他的作品遍布全国,目前,其作品《葫芦妈妈》、《斩九龙》还保存在云南景洪公园;年,他的泥塑作品《汉钟离》被中国泥人博物馆无锡分馆收藏;年,作品《文人》、《品尝吴川风味小吃》入选广东首届泥人节。董建国在平时工作之余不忘将吴川泥塑发扬光大,积极做好吴川泥塑的传承工作。他多次配合吴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吴川泥塑传承培训班,在吴川泥塑的发展道路上,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承给下一代。

END

▼《半岛遗芳》——湛江非遗主题歌曲

统筹:刘稳编辑:淡祁校对:黎明辛宁李晓辉审核:庞洁文章转自湛江市文化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hd/135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