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内容 >> 元宵佳节有哪些习俗你造吗
古人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众所周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春灯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小伙伴们接下来和小百一起来看看元宵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吧~
1、吃元宵
“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2、观灯
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可谓“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3、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4、耍龙灯
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其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5、舞狮子
古人将狮子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她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6、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7、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8、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元宵节无疑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另一个“情人节”。
锣鼓敲,烟火耀,张灯结彩迎元宵;舞狮子,踩高跷,眉开眼笑凑热闹;耍龙灯,猜字谜,七言八语笑盈盈。月圆,人圆,元宵圆,事事满圆;花好,灯好,焰火好,好事连连!是啊,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她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元宵佳节,百成汇也疯狂,和大家一起喜闹元宵!男女式毛呢、棉服、儿童棉服、鞋子全都低价销售,部分货品低至10元啦~
优惠不断,惊喜不断,快来百成汇看看吧,为今年的元宵佳节增添另一抹新“衣”!
阅读完记得加维秘天使健身饮食秘诀你对着她们流口水食管癌患者看过来食管癌治疗有了精准放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nr/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