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起源 >> 明天元宵节宅家与孩子讲讲节日,一起做花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在这一天,爸爸妈妈通常会带着孩子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逛庙会,其乐融融。这个元宵节,父母不能带着孩子们出门活动,但是下文中这些关于元宵节的事儿,爸爸妈妈可以讲给孩子们听。
关于元宵节的这些知识,
快讲给孩子听!
正月十五为何称为“元宵节”?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
公元前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节”。
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的节日。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呢?
赵之珩介绍说,根据史书记载,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那时称这种食品叫“面茧”或“圆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夹糖馅,与今天的元宵相似,后来因为是在元宵节吃的特定食品,干脆就叫“元宵”了。
元宵节吃的这种特定食品,北方人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专家表示,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这些名字与“团圆”音近,取团圆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圆之夜,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来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宅家过个有意义的元宵节
猜灯谜、做花灯、读名篇……
今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虽然只能在家过元宵,但我们也还是能和孩子一起猜灯谜、陪孩子一起做花灯、了解元宵节的由来......让这个元宵变得难忘而有意义。猜
灯
谜
3-6岁的小朋友们对于经常吃的食物和小动物会更加敏感,推荐一些食物和小动物的谜题给各位家长,可以将灯谜写在纸上挂在花灯上,陪着孩子一起猜灯谜。
____食物灯谜
_________谜
面
白白身子圆溜溜,样子像个乒乓球,
放在锅里煮一煮,全家吃它过十五。
(打一食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元宵/汤圆__________谜
面
看看是绿色,打开是红的,
吃吃是甜的,吐出是黑的。
(打一食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西瓜__________谜
面
看看小小棒子长得怪,
顶上开出胡须来。
(打一食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玉米__________谜
面
一棵藤儿弯又弯,上面满是珍珠串,
有紫有绿真好看,生的酸来熟的甜。
(打一食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葡萄__________谜
面
一头绿,一头红,
一头栽地面,
一头在土中,
兔子见了最喜欢,
笑得嘴巴合不拢。
(打一食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胡萝卜_________动物灯谜
_________谜
面
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
走路像公子,说话高嗓子。
(打一动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白鹅__________谜
面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
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
(打一动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鸭子__________谜
面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
竹笋是粮食,密林中安家。
(打一动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熊猫__________谜
面
八只脚,抬面鼓,
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
嘴里常把泡沫吐。
(打一动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螃蟹__________谜
面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
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打一动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乌龟__________谜
面
耳朵长,尾巴短,
红眼睛,白毛衫,
三瓣嘴儿胆子小,
青菜萝卜吃个饱。
(打一动物)
谜
底
点我试试看~
兔子_____做
花
灯
元宵节的彩灯多种多样,宅在家里的爸爸妈妈不妨和孩子们一起动手DIY,做个元宵灯笼吧!
____兔子灯
________准备材料:
粗铁丝5米、细铁丝2米
白色包线带
装饰贴片(2包)
通用大小的饮料瓶盖子(8个)
包鞋子的白纸(10张)
一次性筷子一双(圆柱形的)
尼龙绳若干
夹子(4个)
制作步骤:
1.用粗铁丝制作兔子身子的三个椭圆。
2.用尼龙绳大致固定后的没耳朵的兔子,身体是3个椭圆+2个正圆,脑袋是2个正圆,大小一定要成比例哦!
3.架子基本成型后的样子,又凹了两个耳朵,尼龙线部分用白色胶带重新加固,现在更加牢固了!
4.饮料瓶盖子就是普通的,两个相对,中间钻洞,把一次性筷子插进去就OK了!轮子部分用夹子固定!中间放了块硬纸板,如果有可能会换木板。棍子和轮子是固定的,通过夹子中间的空隙转动。
5.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兔子胡上白纸,贴上兔子毛毛(准备用餐巾纸来做),然后是美化和灯的制作了!兔子毛要先把纸裁成长条,然后2-3条对折,再对折,然后一起剪,剪的时候要留出边,好糊在兔子身上!剪好,要把毛的那边揉一揉,这样比较自然!
____如果手工不咋地的话,来个基本型也不错哦!
还要更有创意的?看下面~
瓶盖子灯笼?!
乒乓球灯笼?!
柚子皮灯笼?!
开始动手吧!元宵灯笼属你最有创意!
读
名
篇
有不少文人墨客都用文字描绘过元宵佳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下文中的这些名家笔下,元宵节长什么样。
老舍: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节选自《北京的春节》
汪曾祺: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节选自《故乡的元宵》
肖复兴:一胡同的各家院子前都会挂起各式各样的灯,溢彩流光
在老北京,灯节在街巷里,在平民百姓之间,方才会有“闹花灯”的那种“闹”劲儿。那时候,前门和琉璃厂一带,最为辉煌。清竹枝词里,“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煞团圆月,多少游人只看灯。”说的是那时候的盛况。即便在小胡同里,在四合院里,小孩子们也会提着走马灯、气死风(一种简单的圆形灯笼,说它“气死风”,是因为提着它怎么跑,风也吹不灭),或者小橘灯,绕世界跑。现在,灯节已经萎缩进了公园或电视里了,即使街巷、高楼大厦和商家店铺前,可以看见灯,却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无法和《京都风物志》中所列举的那些琳琅满目的灯相比了。对于元宵节的灯,我们的想象力似乎在退化,元宵节的味道也随之只剩下了元宵的一种味道。
小时候,我家住前门楼子东边的西打磨厂胡同,元宵节之夜,是灯火热烈的地方之一。前些日子,我去了一趟这条老街,还看见我们大院大门口房檐上专门挂灯的粗粗的铁钩子。那时候的元宵节,一胡同的各家院子前都会挂起各式各样的灯,溢彩流光,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如今,顺着老街望去,一排院子灰色鱼鳞瓦的房檐下,一溜儿生锈的铁钩子,间隔半米左右排列在那儿,弯弯翘着老式古朴的造型。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们依然还在,灯却不会再挂起来了。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被日子渐渐遗忘,被我们自己的手渐渐丢弃。
——节选自《元宵节的灯饰小百科全书》
读
诗
歌
现如今,在元宵佳节,不少人会带着全家老少一起出来玩,逛花灯、猜谜语等。这个习俗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不过在古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才可以出来,观花灯或者和自己心仪的男子幽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在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诗篇是借元宵节抒发爱慕、思念之情的。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诗曰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____这个特别的“宅家”元宵节,各位爸爸妈妈打算如何与孩子度过?还有哪些有趣的庆元宵活动?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____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一起长大家园共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qy/1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