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元宵节灯照世间安

发布时间:2020-11-18 22:17:11   点击数:
___

欢欢喜喜闹元宵

春节渐远,元宵节伴雪而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_

元宵节的名称的由来:

下面让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其进行讲解: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同时,根据道教中“三元”的理论,正月十五同时也被称为“上元节”。“天官赐福”,便是今日。(涨姿势Tips:三元节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与“十月十五”)

___

古时候的元宵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张灯。这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后受到佛教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元宵张灯已成风气。再到唐朝时期,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朱元璋即位后,更是有规定:

“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

又是一年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灯燃三千,花开满城。

闹花灯,即为放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好不热闹。

除“闹花灯”外,观灯盛典之下,还逐渐“衍生”出许多习俗,如猜灯谜、舞龙灯、踩高跷、舞狮子......

听说今年流行线上串门、家里开灯,那么值此佳节、小风也来蹭个流量(热闹),风流在此也给大家出一些灯谜吧:

元宵节之最强大脑——猜灯谜,看看我们有没有心有灵犀~:

1.不要孩子气(打一字)

2.一听可乐(打一成语)

闻过则喜

3.少帅被囚(打三字元代人名)

关汉卿(少帅,指张学良,字汉卿)

4.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

元宵

5.来到屋里,赶也赶不走,

时间一到,不赶就会走。

(打一自然现象)

太阳光

6.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

一毛不拔?

7.打边鼓(打一成语)

旁敲侧击??

8.感冒通(打一成语)

有伤风化?

9.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

半路出家?

10.皇(打一成语)

白玉无暇?

11.导游(打成语一句)

引人入胜

12.铁公鸡(打成语一句)

一毛不拔

13.爬楼梯(打成语一句)

步步高升

14.戒之在斗(打唐五言诗一句)

莫学武陵人

15.除夕守岁(打成语一句)

终夜不寝

16.劝君更尽一杯酒(打离合字一)

17.朱门美脯臭(打离合字一)

18.十五天(打字一)

19.十个哥哥(打字一)

20.两人十四个心(打字一)

21.上无兄长(打字一)

22.多一半(打字一)

23.半部春秋(打字一)

24.岳父大人(打字一)

25.草上飞(打字一)

26.春去也,花落无言(打字一)

27.今朝泪如雨(打字一)

28.一家十一口(打字一)

29.是非只为多开口(打字一)

30.弄璋之喜(打字一)

31.中央一条狗,上下四个口(打字一)

32.一家有四口,还要养只狗(打字一)

33.说他忘,他没忘,心眼长在一边上

(打字一)

34.一家十一口(打朝代一)

___

当然,对于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我们,习俗中又怎可少得了吃的呢?!

我们元宵节素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对于广阔的中华大地而言,元宵亦分南北两派,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汤圆)的馅料不拘泥,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风味各异,寓意“团圆、美满”。

值此喜庆节日之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希望与信仰、倾己之能,在生死的边缘奔波、诠释着生命更深一层的含义。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作战在疫情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负重前行、将最美好的延续到我们的未来。

也感恩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武汉90后餐饮店老板娘邱贝文“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一份盒饭也送

他们慷慨如初、将最温暖的散布在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

走向未来的我们,要以何回报?

我们所能做的贡献,不止于“岿然不动”;“宅”在家中,亦不可虚度光阴;“传邮万里,国脉所系”乃是我们的担当!

踏实学习、珍惜当下,总有一天要轮到我们上场!

愿今夜亿万灯光下有众人同心共勉、共克时艰,福报已在路上!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万物更新。彼时与君再相聚,一切安好、雪化天晴。

策划

简捷、孙霄宇

排版

陈炫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qy/11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