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元宵佳節祝福團圓光明圓滿淨空老和尚

发布时间:2020-11-7 14:30:16   点击数:

团圆光明圆满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兄弟姊妹与父母团聚在一起吃元宵,有团圆、团聚、圆满之意,这是伦理的聚会。兄弟姊妹妯娌之间和睦团结,家庭温馨,家族其乐融融!这就是五伦,是天伦之乐,也是孝的具体表达。这就是传统文化,这个文化要保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元宵节,赏月观灯。这也表达人们追求光明、向往圆满的愿望。从前,古人晚上一般要禁止灯火,怕引起火灾;再者,举灯火彻夜狂欢,早上就没精神做事,这个国家必定灭亡。所以“禁止宵行,所谓金吾不禁唯元宵”,只有元宵节没有禁止。提灯笼、赏灯会是元宵节的活动。灯笼外面用纸罩着,里面是一根蜡烛,蜡烛慢慢燃烧。我们佛弟子该如何看待这个节日?佛法里所有一切设施都是教学的工具,蜡烛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即所谓服务社会、服务众生,舍己为人。现代一般不用蜡烛,都用电灯了,虽然表法的意义不明显,但是我们知道灯是破除黑暗的,灯表智慧光明。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苦口婆心的为我们讲解、指引,我们才恍然大悟,才能清楚明白何谓是非、何谓善恶、何谓利害,这就好比是明灯破暗一样。

  智慧之光、慈悲之光,这正是佛光,如同十五的满月,光明显耀,清凉、柔和,令人欢喜。自性的光明无量无边,佛有,我们也有,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无不是究竟圆满。佛能透出来,因为他不迷了,我们六道凡夫现前在迷,烦恼、迷惑、习气障碍了自性光明。光明是本有的,只要把障碍悉皆放下,它就恢复了。

  现前我们还放不下怎么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看破,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所以放不下。真明了、真清楚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因此读经、听经就非常重要。世尊四十九年辛辛苦苦为我们讲经说法,是教我们看破,看破自然放下。佛教化众生的宗旨、目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的教法就是光明,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佛光注照的地方。专心读经、听经之时,就是藉佛的光明把我们自性的光明引发出来,这时我们自性之光与诸佛的光明不一不异,结合成一体,光光相照,光光互入互融;佛光在你的心光里面,你的心光也在佛光里面,你自己的心光跟佛光交融成一体。

  十方诸佛,弥陀、释迦,无一不是无量寿、无量光,光寿加持遍法界一切众生。团圆与美满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祈福,值此元宵佳节,月光圆圆满满,希望大家在佛法、在智慧功德上都能圆圆满满。

  恭录自净空老法师、悟道法师讲演

正體字

團圓光明圓滿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兄弟姊妹與父母團聚在一起吃元宵,有團圓、團聚、圓滿之意,這是倫理的聚會。兄弟姊妹妯娌之間和睦團結,家庭溫馨,家族其樂融融!這就是五倫,是天倫之樂,也是孝的具體表達。這就是傳統文化,這個文化要保持,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元宵節,賞月觀燈。這也表達人們追求光明、嚮往圓滿的願望。從前,古人晚上一般要禁止燈火,怕引起火災;再者,舉燈火徹夜狂歡,早上就沒精神做事,這個國家必定滅亡。所以「禁止宵行,所謂金吾不禁唯元宵」,只有元宵節沒有禁止。提燈籠、賞燈會是元宵節的活動。燈籠外面用紙罩著,裡面是一根蠟燭,蠟燭慢慢燃燒。我們佛弟子該如何看待這個節日?佛法裡所有一切設施都是教學的工具,蠟燭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即所謂服務社會、服務眾生,捨己為人。現代一般不用蠟燭,都用電燈了,雖然表法的意義不明顯,但是我們知道燈是破除黑暗的,燈表智慧光明。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苦口婆心的為我們講解、指引,我們才恍然大悟,才能清楚明白何謂是非、何謂善惡、何謂利害,這就好比是明燈破暗一樣。

  智慧之光、慈悲之光,這正是佛光,如同十五的滿月,光明顯耀,清涼、柔和,令人歡喜。自性的光明無量無邊,佛有,我們也有,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無不是究竟圓滿。佛能透出來,因為他不迷了,我們六道凡夫現前在迷,煩惱、迷惑、習氣障礙了自性光明。光明是本有的,只要把障礙悉皆放下,它就恢復了。

  現前我們還放不下怎麼辦?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看破,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所以放不下。真明瞭、真清楚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因此讀經、聽經就非常重要。世尊四十九年辛辛苦苦為我們講經說法,是教我們看破,看破自然放下。佛教化眾生的宗旨、目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的教法就是光明,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光注照的地方。專心讀經、聽經之時,就是藉佛的光明把我們自性的光明引發出來,這時我們自性之光與諸佛的光明不一不異,結合成一體,光光相照,光光互入互融;佛光在你的心光裡面,你的心光也在佛光裡面,你自己的心光跟佛光交融成一體。

  十方諸佛,彌陀、釋迦,無一不是無量壽、無量光,光壽加持遍法界一切眾生。團圓與美滿是我們對新的一年的祈福,值此元宵佳節,月光圓圓滿滿,希望大家在佛法、在智慧功德上都能圓圓滿滿。

  恭錄自淨空老法師、悟道法師講演

淨空法師專集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qy/114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