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起源 >> 欢度元宵丨延平区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新春
正月十五是元宵
连日来,延平区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猜灯谜、茶话会等特色活动,欢度元宵佳节。
紫云街道
2月16日,紫云街道剑津社区联合武夷香榭小区业委会,在武夷香榭小区举办“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庆新春迎元宵活动。
投球比赛、足球射门、飞镖打靶、飞圈套彩等精彩的活动让居民们个个笑逐颜开,大家踊跃参与到活动中,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
“同时,穿插了知识灯谜竞猜活动,灯谜包含廉政文化、民俗礼仪、平安法治、优生优孕等方面知识,寓教于乐,既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活跃节日气氛,又宣传了党的方针和惠民政策,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居民小孙高兴地说:“社区组织这样的活动,既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活跃了社区的气氛,我们就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夏道镇
正月十一是夏道镇洋头村第二届姜汤文化节。
这天,洋头村的街道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溜的八仙桌从村头排到村尾,上面摆着各家“特制”的姜汤供来往宾客品尝,整个村内热闹非凡。
洋头村姜汤节有着千年历史。
从很早开始,村里凡是有添丁盖房的喜庆人家,都要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一熬煮特制的姜汤,放入寓意着幸福、富贵的青葱、红枣、豆腐、腊肉等食材,与宾客共享。
递上的是浓浓的乡情,
喝进的是满满的祝福。
喝下微微烫口的姜汤,
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村民与宾客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相信,喝过了正月十一的姜汤,
就能四季平安消灾得福。
炉下镇
元宵节前夕,炉下镇党委政府组织陕西西安商会炉下乡贤召开元宵节茶话会,
共话友谊,
共叙发展,
共谋未来,
喜迎元宵佳节。
年,炉下镇乡村振兴步伐稳步迈开,转产转岗项目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招商引资环境日益良好。
茶话会上,炉下镇党委政府向在外乡贤发出了返乡创业的诚挚邀请。与会乡贤畅所欲言,结合炉下镇实际,为延平区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团结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巨口乡
2月17日晚,第五批国家传统村落——巨口乡馀庆村迎来了板凳游龙灯民俗活动,庆祝新年迎接元宵佳节。
龙身由数百条板凳一节一节拼接而成,
每条板凳上都扎上3盏花灯,
花灯上有的贴有花鸟剪纸,
还有的填上祈福文字,
寄托着村民美好的愿望。
??板凳上的花灯,看似简单,却包含绘画、书法、剪纸、竹编等多种艺术元素,寓诗情画意于其中。
竹篾做骨,宣纸为肌,描绘上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配以相应的诗文。灯头饰以龙须、龙眼、龙眉、龙角,画上银色鳞片和五色云彩花纹,栩栩如生。灯尾剪出龙的尾巴形状,披以红绸缎,很是喜庆。
德高望重的长辈,运手腕挥毫给龙“点睛”。“点睛”注重一气呵成,要有留白,太满,龙眼则不灵动。整个板凳龙灯可分可合,连接形成几百米的长龙,共由青壮年男丁手持巡游,气势磅礴。桥灯由每家出一张板凳,暗喻人丁兴旺之意。
??夜幕下登高远眺,
火红的板凳龙灯队
穿梭于村庄古老石巷与乡村田野之中,
一路迤逦行进。
龙头打先,
龙身在后,
在烛光的照耀下,
板凳灯像一条五彩火龙舞动欢腾。
四鹤街道
18日下午,名流社区“五月花”妈妈课堂结合元宵节传统习俗在社区会议室开展“欢天喜地闹元宵·五彩汤圆话团圆”五彩汤圆制作活动。
社区及共建单位的的10多户家庭在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制作五彩汤圆。
老师介绍:
“紫色的是紫甘蓝汤圆,绿色的是菠菜汤圆、黄色的是南瓜汤圆,棕色的是加了可可粉的汤圆,白色的是纯糯米汤圆,今天制作的汤圆都是纯绿色无添加的,天然、健康放心”。活动现场大家按照老师的指导技巧,从榨汁、磨馅、揉面、捏汤圆到最后煮汤圆,成功将洁白的糯米粉变为两大锅五彩汤圆。
此次元宵活动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增进了居民之间的联系和情感交流。
大横镇
2月19日,大横村举办民俗踩街闹元宵活动,吸引上千民众前来参加。村民们抬着神像依次“巡街”开道,所到之处,鞭炮争鸣,信众摆设香案于家门口恭迎。
大家身着节日服装,
手持各类香品,
边走边吹,
热闹非凡……
据悉,每逢元宵节,全村出动,举行踩街、巡香、祭祀活动,表达对“太保神”的敬畏和祈求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
图文/各乡镇街道区新闻中心综合报道
大家都在看
乡村振兴丨延平区乡村振兴及王台百合小镇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脱贫攻坚丨“春风行动”:促脱贫攻坚助乡村振兴
喜迎元宵丨文艺踩街拜大年锣鼓喧天闹新春
传统文化丨灯谜格式几许多,习文弄墨庆元宵
编辑:吴晓真
责编:陈茂军
编审:陈世荣
美丽延平
爱延平,就留在延平爱延平,就请来延平四贤故里美丽延平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