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节日食俗 >> 孩子们不知道的“元宵节”故事
孩子们不知道的“元宵节”故事
元·宵·节
NO.1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三元日的上元,又称为“上元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夜。在中国春寒时节,又是大年节的最后一天,庆祝活动都与光明、热烈有关,例如赏花灯、放烟火等,所以又称为“灯节”“上元瞑”。NO.2汤圆/元宵是元宵节必吃的应景美食。不管是自行制作,还是到市场买现成的,最重要的是全家团圆在一起享用。由于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春节结束后,家人就要外出工作,所以团圆在一起吃汤圆,乞求这一年事事美满,吃起来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到了唐朝,赏灯活动更加昌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代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写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周伤害人和牲口,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纵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肠仁慈,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方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记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记念这个日子。BUT,还有另外一个说法……
NO.3最早的“元宵”不是汤圆,而是汉代的一个小宫女的名字啊!元宵姑娘做的汤圆特别好吃,却由于思念家人,总是边做边掉眼泪。
NO.4 为了让身在宫中的元宵和宫外的家人见面,聪明的大臣东方朔想出一个妙计……
NO.5最后将长安城内外装潢满红灯,远远看去,一片火红,街上热烈非常,元宵姑娘提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灯笼,终究和家人团圆……
东方朔用了甚么妙计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