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原来古人这么过元宵节,会玩

发布时间:2020-8-26 13:00:27   点击数: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http://m.39.net/pf/a_4791289.html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等,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喜庆节日之一。元宵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放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猜谜语、吃元宵,据说在最盛时“家家走桥,人人看灯”。

不过,在元宵节这一天,古人又是怎么过的呢?难道也是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吗?今天,就让我们从古画中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过元宵节的吧。

△资料图

观灯是元宵节活动中的主题。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唐代的赏灯活动极其兴盛,唐朝大诗人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描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南宋·李嵩《观灯图》

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创造出各种精美、奇异的花灯和龙灯、凤灯、鱼灯、兔子灯和各种历史人物灯、神话故事灯、走马灯等。

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在南宋李嵩《观灯图》中,画家绘出了元宵节期间的花灯:两名童子一提兔儿灯,一提瓜形灯,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走马灯。

△南宋·朱玉《元朝灯戏图》局部

△南宋·朱玉《元朝灯戏图》局部

闹社火也是旧时民间在元宵节时的重要娱乐活动。闹社火也称“舞队”,民间习惯叫“闹红火”,它是一种古老街头造型艺术。南宋后期宝祐年间临安宫廷画师朱玉作品《元朝灯戏图》画的就是临安城中一支元宵社火舞队,描绘了南宋时期杭州元宵庙会时的场景。

《元朝灯戏图》这幅图里,十三名艺人个个装扮各异,动作诙谐,带有傀儡和戏曲韵味。舞队第一人为领队班首,也是节目主持人。其他演员全部戴假面,或张大嘴嘻笑,或抬腿做单腿跳跃状,或装着扑蝴蝶……最值得注意的是演员们无论做何种动作,都离不开模仿傀儡的态势,其表演都在合着一个鼓点进行。画面正是刹那间的亮相,留下了舞队的真实形象。这幅图被认为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最好写照,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篇》,这意味着直到清代这幅图还是皇家珍藏。

△明朝《上元灯彩图》

明朝古画《上元灯彩图》主要描绘了明朝中晚期的南京地区在元宵节期间的街市景致。从全景内容来看,画家描绘的是一次元宵灯市与古董贸易相结合的集市活动,明朝中叶金陵的富庶安逸,从这幅图卷上可略窥一二。在画中,不仅可以看到元宵节期间种类丰富的秦淮花灯,更可以在画卷中心看到著名的鳌山巨型彩灯。如今人们熟悉的荷花、菊花、南瓜、鱼虾、蟾蜍、螃蟹等花灯在画卷上应有尽有。此外还有不同形制的宫灯、走马灯、纱灯和几何造型灯等各式彩灯。

△明朝《宪宗元宵行乐图》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出自明代宫廷画师之手,描绘的是明宪宗在皇宫里庆赏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画面中,从早到晚的各种节目均有明宪宗在场,他穿着不同的盛装,或站或坐,表情安详,在欣赏着元宵节的各种活动。

年元宵节,明皇帝宪宗朱见深下令要在宫中隆重庆祝,皇宫内外张灯结彩。不仅如此,为了取悦皇帝,大臣们特意将民间的街市情景搬到宫中,还特意请来了杂技班子。从画上来看,身着盛装的宪宗皇帝坐在大殿前,台下各种杂技表演尽显其能,有钻圈、魔术、倒立等等,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杂技表演旁边,还有专门的乐队用来助兴,敲锣打鼓,呐喊助威,热闹非常。

△明朝《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朝《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朝《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据传,见惯了宫廷盛景的宪宗皇帝见到民间街头场景,觉得新奇好玩,大加封赏,宪宗皇帝觉得这也具有“与民同乐”的象征,当下命令宫廷画师用大量篇幅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该作品构图严谨,笔法细腻,画面上的宫廷院落巍峨壮观,各种人物的情态、动作细致入微,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同时,这幅写实性的行乐图,为目前所见最早绘有烟火燃放的中国图画,也是一幅明代民俗画的代表之作。

△清朝《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描绘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清朝康熙时期,每年的元宵节都在太和殿举办盛大国宴招待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节,以此庆贺节日显示国运昌盛。乾隆帝即位后在许多方面都承袭前朝典制,每遇汉民族历代相承的传统节日如元旦、上元、清明、七夕、中秋、重阳等,他都要求在皇宫中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图中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正安详地目视着皇族子弟们庆贺元宵节。

小编在这里,祝大家元宵绝对快乐。

██

采编|黄孟忠

内容|雅昌艺术网

出品|海峡文艺网

大众文艺∣生活美学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ss/109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