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网络中国节middot元宵宜丰多

发布时间:2021-9-27 14:00:16   点击数:
我县组织收听收看全市脱贫攻坚有关问题整改工作调度视频会议yuan元xiao宵jie节

猜灯谜、舞火龙、做汤圆、扎灯笼……正值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宜丰县组织的一场场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的元宵佳节文明实践活动,将一桌桌丰盛的“宴席”送到百姓面前。

趣味灯谜庆元宵

“远看是头牛,近看没有头”、“中国共产党打响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一个个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灯谜被悬挂在空中,引发居民高涨的参与热情。元宵佳节临近,宜丰县崇文社区和流源社区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趣味灯谜活动喜迎元宵节的到来。活动现场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彩旗,营造了欢乐、喜庆的节日文化气氛。现场热闹非凡,人潮涌动,居民们你争我赶的争抢答题,他们有的盯着谜题凝神思考,有的为自己猜出谜语而欢呼,阵阵笑声不断传出……

据悉,社区志愿者还为猜中灯谜的群众准备了汤圆、牙膏、洗衣服等奖品,为现场增添了不少的人气。一位带着女儿来猜灯谜的母亲表示,参加活动拿奖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培育孩子参赛意识,体验实践中学习知识的乐趣。活动组织者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也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积极作用。

“火龙”飞舞闹元宵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咚锵……”农历正月十三(2月24日)晚,在宜丰县潭山镇找桥村火龙灯伴随着欢快的节拍,走家串户的给当地村民拜年祈福。

据悉,“火龙”飞舞这项闹元宵祈福活动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时期,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当地不可多得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火龙灯舞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五日,十一日为上灯,至所属神之处发灯,发灯时焚香、烧纸,祭品祭祀,长者祈祷,祝愿全村安泰、五谷丰登。随后下山前往各户上灯,火龙所到之处,家家鞭炮相迎,水果茶水相待,好一派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火龙时而穿越、时而蹿跳动,在整个表演中,上肢舞8字圆,脚下跑圆场,龙身蜿蜒起伏,整个运动线路在圆、曲的基础上变化,使得此项表演颇具观赏性,每次表演都能赢得了百姓们的拍手称赞。

红包灯笼贺元宵

“看!我这个灯笼做的多么漂亮……”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做的红包灯笼展示道。正月十五,县图书馆开展“巧手做灯笼,欢乐闹元宵”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周边群众带着孩子前来参与。这次活动以春节拜年剩下的红包为原材料,将一个个充满喜庆的红包制作成漂亮的花灯笼。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纷纷上手开始制作、折叠、拼接红包,看着灯笼的顶部和外围初具雏形,小朋友们纷纷高兴地拍起手来。“本来我们是想用普通的红纸制作红包灯笼的,无意之间在抖音上发现了红包制作出来的灯笼挺好看的”,活动组织者黄馆长表示,“现在把红包制作成一盏盏红灯笼,不仅增添了节日氛围,还能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纤纤小手巧做“元宵”

2月24日,城西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亲子活动,本次活动以做“元宵”为主题,吸引了不少社区周边的居民带着孩子们前来参与巧手做元宵汤圆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从元宵节的传说,“元宵”是怎么做的,元宵节的相关习俗等向参与活动孩子们讲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增长见识。在社区志愿者和家长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利用面粉等食材与家长一起和面、包馅、滚元宵等,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不一会儿,美味元宵汤圆便被制作出。开展此次做元宵汤圆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增进了亲子交流,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分享中茁壮成长。

浓浓关爱暖元宵

一碗碗热腾腾的元宵,一张张红彤彤的笑脸,一抹抹温暖的志愿“红”。元宵佳节临近,花门楼社区、城南社区邀请社区居民一起包汤圆,体验传统文化习俗魅力,现场气氛其乐融融,街灯挂彩,好一片热闹非凡的欢乐节日氛围。同时,志愿者们给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社区保洁员送去刚出锅的元宵,让他们感受到家的团圆气息和社区大家庭的温暖。通过此次元宵活动,增进了邻里感情,营造和美社区的良好氛围。

来源:文明新宜丰

编辑:熊敏

校对:晏亚芳

初审:熊紫云

终审:聂云峰

投稿邮箱:yffb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xgcs/129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