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 相关传说 >> 连城新泉元宵烧炮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
新泉镇四邻有东南、西、北三个村。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筹备“烧炮”元宵活动,他们购置一万至十万响的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炮仗密集圈围成三角旗状的鞭炮团,悬挂在屋空坪上。
每年正月十五日凌晨一时许,村民抬着“三太祖师”菩萨轿,狮、豹、龙、凤旗、锣鼓、十番队列,自北、西至东南村游行一日。每到家户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燃放鞭炮。只听一声炸响,顷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傍晚,游行队伍到东南村老街,数百村民户主,早已恭候在入案祠庙两旁,列队成阵,人人手中抓着一只大公鸡,面前摆上盛有少许清水的三只碗,点燃香烛。待游行队列到面前,立即割鸡血入碗,祷告神祉庇佑,马上倒扣碗中鸡血,以示虔诚,路上血流成河。“三太祖师”返庙后,村民将鸡带到滚沸的温泉边拔毛清肠,然后回家煮鸡下酒,宴请亲友。温泉边数百人杀鸡场面蔚为奇观
悬挂起来的“三角旗状的鞭炮团”式的门板烧炮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的民族文化活动,新泉特色民族活动,欢欢喜喜过新年.新泉群众文化生活,除了“烧炮”元宵活动,还有犁春牛、游船灯、鱼灯...省级连城新泉“犁春牛”,扮犁田农民、牵春牛、迎春者、送饭送草的农妇、书生、渔夫和挑柴妇女等,即渔、樵、耕、读,五谷丰收等等
“古田会议决议”起草地——闽西重镇新泉,堪称意韵丰富的古镇。它建制于南宋绍兴三年(年),已历八百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有各类文化遗址及古建筑;有勾留游人的小江南风光与三件宝:溪鱼、豆腐、温泉澡;有融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于一体的民俗风情。
沧桑古韵
新泉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舞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佐证这一切的是一次次考古发现。考古专家分别在境内北村、乐江村、官庄村等处发现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遗址,出土砍伐器、泥质陶片、石锛、石锤等文物。这些如今面目全非的遗址,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内涵。
无论任何地方,只要提到古城墙,人们便会想象它的历史有多久远,它的沧桑程度有多深。据《新泉张氏族谱》记载,新泉历史上有过两座古城墙——西村古城墙与汤背古城墙。这两座古城墙,曾经沉沉地滚涌着刀光剑影硝烟血腥,抵御过各方贼寇的多次侵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民党军队曾在城墙下修建炮台。如今,两处皆只剩残垣断壁供人凭吊。
“萧萧匹马暮,古驿一灯深”,古驿站、古驿道也是沧桑古韵的名片。新泉古代有通往汀州府、漳南道、上杭县、连城县的驿道。沿途每隔30里设有驿铺,供过境官员歇宿和更换脚力。可见,这里曾是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道。那风韵犹存的石砌古道及沿途的古树,见证了多少商旅走卒洒下的汗滴,见证了多少达官显宦留下的荣光与骄狂,也见证了多少仁人志士写下的豪情与悲怆。
新泉的古民居,别具古朴典雅的魅力。屋外围全是青砖高墙,墙角鳌鱼张嘴摆尾,飞翘的屋脊与黛瓦连接,像一片片灰色翅膀,层叠着,翻扑着。檐前刻“寿”字或花纹的青瓦当,别有一种古旧玲珑的风韵。高大华丽的门楼,雕花斗拱逐层前伸。墙内是木质结构的房屋,拱形竹节椽支撑的卷棚造型别致,花篮托座透雕精美。分别运用透雕、圆雕、浮雕手法打造的格扇门窗、照壁、屏风、石狮,留住古民居的昔日风采。石旗杆上“雍正葵丑岁”、“乾隆庚辰岁”、“道光甲申岁”等记录朝代的字样,弥漫着幽深古意。
深远文韵
新泉书院林立的历史,世人皆知。最早录入史料的当属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大型书院——东山楼学宫,它建在城楼上。玉涧馆、道南书院、育贤书院、登龙书院、笏山书院、草营学堂、峻州涧学堂和愈愚学堂,这些书院的名称有史册可查,又有多少书院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连名称也未能流传下来。崇文重教的新泉张氏族人当时还在福州、汀州、连城等地建试馆。书院、试馆文气流淌,一副副楹联深意皆如此,“座中香气循花出,天外泥书遣鹤来。”古民居、古宗祠、古书院门前残存的石旗杆底座,也诉说着这里曾经浓郁的文风。古宅内雕刻“桃园结义”、“天宫赐福”、“苏武牧羊”、“义之戏鹅”、“伯乐相马”等古代人物典故的镀金花板也说明主人的文化品位之深。
新泉客家人秉承躬身田园耕读传家的风气,学以成名者甚多。据《新泉张氏族谱》记载:仅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八十多年间,张氏家族就出了甲榜进士四名、举人二十四名、禀生三十二名、贡生五十六名,生员二百五十八名。任七品以上官职者有二十六人。这里的名贤不能不提及张鹏翼。自幼喜读书,博览经史,14岁即熟读《四书集注》,究研程、朱理学,设帐授徒,一生撰写五十多部著作,刊刻成书的有《立朝三谱》、《芝坛杂说》、《孝传第一书》、《四书五经说略》、《理学入门》、《日读小记》、《世统图》、《圣道元享颂》、《负岁录》、《桑梓录》、《警世格言》、《芝坛文集》等四十余种。乾隆十二年(年)丁卯奉旨崇祀乡贤。乾隆侍读老师、翰林院庶吉士鋐途经新泉,仰慕他的学问和为人,前往坟前拜谒,并赠诗:“先生垂道范,幸获拜斯塋;瞻仰如山斗,程朱后一人”。
婉约诗韵
山水催生诗韵。新泉有翠重重的山,清凌凌的水。这样的古镇,像一位婉约诗人,散发出诗的芬芳,令人宁心沉醉其中。
中华山、白仙岩、小金山等处,山体皆峻峭雄秀,青气浮浮,风光旖旎。名士欣赏山川名胜之后,挥毫创作的题联、古诗词,都强调一种诗意,多用澄澈的水,明朗的月,朦胧的烟,纯净的云,高洁的竹等来烘托深化“虚阔”的意境。白仙岩佛殿前的楹联:“佛殿有尘风自扫,洞门无锁云为关”,写出了此山清幽、云蒸雾蔚的美妙,再想象那里的松涛鸟语、晨钟暮鼓,诗意自上心头。小金山宝华寺的两副题联——“半林云气长留雨,万壑松涛远泻烟”;“云封古刹净,烟宕小桥横。岫远霞常住,林幽鸟不惊。半窗留月影,一岭度钟声。竹院僧无语,悠然物外情”,都融入了对古代风雅的体会,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体察,人文与书卷气息浓郁。新泉是名副其实的泡在温泉中的古镇。长达2公里的温泉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仿佛置身于瑶池仙境。在这潺湲洁澈、甘粹柔滑且“热不困人寒不冷”的泉水中泡着,眼目之嚣,心舌之垢,荡然无存。泡完温泉,再品“炒九门头”、“焖狗肉”、“溪鱼焖豆腐”等当地美食,难道不是“亦狂亦狷亦神仙”?
浓郁民俗韵
新泉的民俗韵味在一砖一瓦的静态饰物间。屋脊上金光灿灿的鳌鱼表达鱼跃龙门、光宗耀祖的愿望;壁板上画着童子与鱼的年画代表“年年有余”;房门上的鸳鸯戏水图喻示婚姻美满;花板上的蝙蝠与鹿树象征“福禄寿”;垂莲柱花篮上的花瓶与牡丹,象征“花开富贵,平平安安”;立柱,圆形的表示团团圆圆,四方抹角八卦形的表示辟邪迎吉。
新泉的民俗韵味也在一时一节的动态活动中,且独具美、异与狂欢的因子。
美的客家婚礼: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花轿内红盖头红婚服装扮的精致新娘,张灯结彩的厅堂,挨挨挤挤的喜庆面孔,神圣的拜堂仪式……美得动人心魄。
美的三太祖师烧炮:敲着锣鼓、抬着三角大旗、彩旗、香案、神轿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上万个彩炮在空中绽的姿彩,美得大气。
美的元宵灯会:扎成鲤鱼、鳄鱼、桂花鱼、金鱼、龙虾形状的鱼灯,频频晃动,红光袅袅,玲珑剔透,并伴以古事、夜台、高跷、船灯,长长的队伍,首尾相连,蔚为壮观。
美的红龙缠柱:龙头、龙珠盘柱而转,摇曳生姿。
奇异的犁春牛:披红挂彩的耕牛,撑犁的农夫,挑草送饭的村姑,挑谷子的农妇,拿火把照明的农民,反映古代农村劳动生活的渔、樵、耕、读人物造型,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春耕图。
狂欢的村庄打大醮。抬着菩萨穿村过巷出游,上百门神铳响声震天,木偶戏、汉剧三天三夜上演,亲友云集,家家扶得醉人归。悠远红韵
新泉的河岸风光宜雨宜月宜晴。雨天柔柳生烟,春水碧于天,沿河十几个村庄的村民枕着溪声入眠。清风皓月的夜晚,在犹如彩虹卧波般美丽的小木桥、石拱桥上漫步,极易相与忘形。晴朗的日子里,河面或波平如镜或碧波荡漾,两岸一派田园风光。河边年轮已逾三百年的参天古榕树,使人思接千载。它与诗人气质的毛泽东邂逅于年5月21日的上午。新泉,是著名的革命圣地。很多人到了新泉,就为了瞻仰以下红色革命遗址: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司令台大会旧址、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士兵调查会旧址、农民调查会旧址,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红井栏。
据史料记载,革命战争时期,当地有余人参军,有名有姓的烈士有名,还有许多无名英雄。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
伟大领袖毛泽东、朱德、陈毅曾三次率军来到新泉。
第一次是途经新泉,在连南河畔那棵大榕树下,毛泽东作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新政权。伟人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讲话,并没有随连南河水东逝,永远永远留在新泉人民的心中。
第二次是攻打上杭后进入新泉进行为期一周的“新泉休整”。帮助建立连城第一个红色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指导创办工农妇女夜校,毛泽东还亲临夜校为妇女们讲课。
第三次进入新泉,意义最重大。曾在此地进行军事、政治整训,历史上称“新泉整训”。毛泽东、陈毅主持政治整训,深入调查研究,剖析军队中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错误思想,存在根源和解决方法。然后针对此现象,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树立适应无产阶级新型军队的正确思想从而建立起无产阶级军队思想、政治路线。朱德军长亲自抓军事整训,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及建立人民军队新型官兵关系。在整训中,毛泽东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起草了《关于纠正红四军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决定》,即后来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新泉是一个令所有游览过此地的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地方,它的意韵,值得一辈子领略。
闽鸿传媒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和谐社会,增添和谐的音符......
分享是一种美德!请传递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泉、知道“新泉”......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xgcs/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