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启东人的元宵节习俗,不知道的赶紧学习下

发布时间:2016-11-28 0:52:00   点击数:
元宵快乐

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且各地的过节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俗话说,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过完年,启东人俗称”“元宵节”为“正月半”,启东的元宵风俗你知道吗?

捉老太婆

捉老太婆也是一游戏?不是的,这是民间诙谐的说法,其实就是女婿到丈人家把丈母娘请到自己家里来过正月半,因为旧时一个丈母娘可能有几个女婿,所以女婿们都抢着请丈母娘到自己家里过正月半,以示对丈母娘的尊重,“捉老太婆”由此而来。现在虽然基本都是独养子女了,不用争抢,但是“捉老太婆”这个民俗流传至今,今天你去捉了吗?

裹馄饨

正月半,启东人家家都要裹馄饨吃,馄饨形状像只兜,意为“兜财”。馄饨馅不像以前单一了,荠菜肉馅、青菜肉馅、芹菜肉馅等等,你喜欢什么馅儿?

吃茧团

所谓茧团,即是米粉做的粉团,长圆形,两头大,中间细。启东老话讲:吃了元宵两头杜(大),各自谋生寻投路。现在启东民间过正月半已经见不到茧团了,老一辈启东人对此记忆深刻,年轻人不只是没吃过,而是根本没见过。

斋田头

将米粉做成的棉、桃、棉花包、玉米、豆等糕点,串在竹枝或筷子上,置于田头,并点燃香烛,焚化纸錠,祈求丰收,俗称“斋田头”;还用米粉做成猪、羊、鸡、鸭等置于祖宗的坟头祭祀,希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到如今,斋田头已经简化演变为单纯的上坟了。

提灯笼

兔子灯、八角灯等是正月半小朋友的必备品。吃完夜饭,小伙伴们提着爸妈亲手制作的灯笼,聚集在一起,相互傍比哪个灯笼更精致、漂亮、气派,然后四处游玩显摆一下。烛火在风中摇曳,小伙伴心里有欢快也有些小紧张,生怕烛火被风吹灭了。

拔红灯

旧时元宵期间,一些富裕的农家,会在门前树起高高的木杆,到晚间在上面升挂起大红灯笼,灯远照几里路,以盼全年阖家兴旺,此民俗为拔红灯。活动一般从正月十四起,到二十止。

照田财

照田财也称为掼田财,是成人的一种游戏,兼具祈祷告功能。用秸秆扎成柴把,正月半夜晚在田间点燃后舞动,并喊:“田财田财,我家发财。花好稻好,虫口别来”等祈请语,以盼风调雨顺。此民俗在旧时的启东民间流传甚广,而到了现在已基本绝迹。

煝灰堆

除了照田财,与之类似的还有煝灰堆,把一些杂草,废柴火堆积起来(肯定得远离房屋)进行焚烧。吃完夜饭,出门四处望去,田间到处火光冲天,煞是壮观。(这个现在不提倡,原因你懂的。)

刹枷

刹枷的本意是指黄豆连根拔出后(枷指黄豆枷),经日头晒干,再用棍棒敲打,将黄豆结中的黄豆子全部敲打出来,这个步骤做完了,表示黄豆种到收的终结。这里延伸意义为,正月半了,过年的终结,父老乡亲们春节里最后打一场牌,过后就开始各自创业奋斗去了。









































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ly/24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