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上元节_元宵

35年来首次没了ldquo夫子庙看灯

发布时间:2020-7-15 14:54:27   点击数: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98924.html

年扬子晚报创刊,

同年,

南京在大成殿恢复举办夫子庙灯会。

我们和夫子庙灯会是这样的缘分......

年1月1日,扬子晚报创刊号上刊登了第一篇关于灯会的报道。

细节:年—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4次蝉联世界冠军,年的灯会上,有庆祝女排四连冠的金杯灯。

细节:元宵节当晚,前往大成殿观看“金陵彩灯展览”的游人,在广场上排起了7条长龙,有秩序购票、观灯。

细节:除了“宝宝戏熊猫”、“龙游太空”经典中国元素外,“唐老鸭”出现在灯彩里。40余盏大中型龙灯和多盏小型花灯,吸引了数万名游客。

细节:这个元宵节是下雨的,但数以万计的市民冒雨到夫子庙观灯。

细节:夫子庙晚晴楼、魁光阁办起了“秦淮风味小吃宴”。

细节:元宵节晚上7时,贡院西街北口每分钟有人次通过。当晚共35万人去夫子庙闹元宵。请注意,在没有摄像头和高科技的时代,每分钟通过人数是数出来的。

细节:年的元宵节,去夫子庙的游人达到了45万。当晚大成殿两侧的售票处排起了多米的长队。

许多外地来南京的游客特地去夫子庙买传统花灯带走。

细节:在30组彩灯和盏“气氛灯”中,出现了“圣诞老人”和“甲壳虫乐队”。

大成殿内举办的“夫子庙灯展”,景观灯、人物灯、生肖灯等达到了25组。元宵节当天,有50万市民去夫子庙观灯赏景。

元宵节当晚,名公安干警和数百名管理处人员维护现场秩序,40万市民平平安安观灯。

2月初,大成殿灯展进行试灯。

元宵节当晚,整个夫子庙灯火齐放,广场上火树银花,巨型宫灯、荷花灯吸引了35万人前来闹元宵。

元宵节前夕,夫子庙里造型各异的兔灯成为市民眼中的“宠”物。

0年

细节:这个正月十五,又下雨了。冷风冷雨,但市民看灯热情不减。

1年

细节:南京人闹元宵首次出现了“分流”,城南夫子庙赏花灯的人流平稳有序,白马公园里的摇滚音乐会和五彩斑斓的风筝灯则成为城东的亮点。

2年

“元宵节,你看灯吗?”16年前,扬子晚报记者采访百余名市民提出了这个问题。

3年

花灯市场从贡院街搬至琵琶路休闲文化街。

4年

35万人挤在夫子庙1平方公里范围内,挤而有序。

5年

细节:灯会现场首次实施“四色”预警,40万人夫子庙观灯闹元宵。

6年

这一年,秦淮灯会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年

元宵节当天45万游客“挤爆”夫子庙。扬子晚报首次出现了“秦淮灯会”跨版报道。

8年

拍夫子庙灯会成为记者宋峤给自己设立业务挑战,作为“技术流”,元宵灯会不仅是致敬南京城市的夜晚美,更是他向自己的职业表达敬意。

9年

中华门首届提灯节开幕,核心区5年来首次没搭人墙。这一年40万人涌进夫子庙。

细节:又是雨天,夫子庙景区40万游人雨中赏花灯成一景。

灯会从大成殿的小小一隅,首次延展到了明城墙上。

拍照发微博成为市民逛灯会的新项目,扬子晚报通过微博,图文直播了元宵灯会。

灯会新开老门东展区,人,不是一般的多。

当元宵节遇上情人节,这一年的灯会注定不一样。

45万人夫子庙元宵赏灯,灯会安保“七种武器”力保平安赏花灯。

细节:高科技来了。灯会首次用“人群热力图”检测人流。

69.6万游客观灯,创历史最高峰值。

年,我们特地做了一条短视频作进行融媒体报道。

年是雨夜,我们在移动端做视频直播,让元宵夜的璀璨有了沉浸式报道,同时也走近那些护卫城市璀璨的人们。

年疫情让整个城市暂停。紫牛新闻推出了H5交互产品“点亮花灯,点亮希望”,以“云观灯”、“云点灯”的方式承续传统。

而拍摄元宵节夫子庙超过10年的紫牛新闻摄影记者宋峤依旧在亮灯时间去了夫子庙,在N次的定格瞬间之后,团队赶制了一个15秒的流媒体微视频,以完成这个注定不平常的鼠年元宵的影像记录。

更特别的是,元宵节晚上南京地标建筑在亮灯,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而全国各地都在用这个方式为武汉加油。点灯祝福变成了城市的动作,天涯此时共点灯,同样的心愿:国泰民安。

来源

摄影:宋峤微视频流媒体制作:卢婧戎毅晔文字:王梦晓短视频摄制:陈金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ruitoys.com/jrss/10687.html
------分隔线----------------------------